海棠小说 > 穿越小说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四十五章 军备反思

第四十五章 军备反思(1 / 1)

苏芬战争最终以芬兰按要求割地结束了,苏军在付出阵亡、冻死、失踪、不治共22万余人、伤俘60余万的代价下拿下了他们想要的地峡缓冲带;芬兰方面伤亡被俘总计也达到了7万人,相当于其总可动员军事人口的三分之一。

与历史上相比,不用挨过整个漫长的冬季对于苏联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2月底到月底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就算把大军赖在极地圈附近,作战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会徒然增大很多不必要的额外损耗。当然,在军官和士兵战斗素质和战斗意志比历史同期更为疲弱的情况下可以最终完成速战速决这个目标,这完全仰赖于苏联人新投入使用的t-4坦克原型车。

经此一役,苏联人对于技术装备的发展也有了几个新的重点建设方向,首先是由于柴油机动力坦克在抵抗简陋的燃烧弹类反坦克武器攻击时表现出来的比汽油机坦克的明显优势,苏军开始加大t-4坦克的投入力度,根据苏军的计划,将在近期就苏芬战争中的实战测试对t-4进行最后的量产前改进,争取到94年2季度开始逐步把这款坦克投入量产。

不过也因为此次芬兰战役的教训,让斯大林认识到了苏军中目前还大量装备的bt-7,t-26等型号繁多的老式坦克也存在进行柴油发动机改造的需要,这些改造工作大量分散了t-4的产能,所以t-4在和平时期的产量最多只能达到750辆

季度,按照苏军装甲部队的编制(一个坦克师75辆坦克)预计到942年年初可以用t-4装备5个坦克师,94年年初可以达到5个,而因为火炮研发技术的延迟,94年间生产的t-4仍然只能使用05倍管径比的76mm坦克炮;届时,苏联全部的上万辆各型旧式坦克也可以完成发动机改造的工程——当然,前提是苏联人的战争可以撑到94年才爆发,但是至少目前斯大林自信地以为希特勒是不敢对他动手的,只有他主动动手的份儿。

当然,苏芬战争所导致的苏联人的军备反省也不全都是正面的,至少在火箭炮问题上,芬兰人的表现着实让苏军感到了困惑,也对之前的一贯发展策略产生了怀疑,bm-“喀秋莎”的后续完善工作被停滞了,反而把火箭炮的研发力量投入到了逆向研究芬兰人的火箭炮上面。

沃罗涅日设计局,火箭炮研究室,总工程师库沃洛夫和一帮苏军工程师端详着面前那几枚拆掉了引信和装药的哑弹,以及几支前线苏军弄回来的被芬兰人烧糊遗弃了的“薄皮”铁管——当然,这所谓的“薄皮”是相对于同等口径的重炮而言的,实际上还是有那么几公分的厚度的。

“可以确信是芬兰人自己生产的么?没有德国人的技术的痕迹?”

“应该是芬兰人生产的,虽然我们没有听说过德军有列装过火箭炮,但是他们用的化学弹药投放小组用的武器我还是有所耳闻的,那是一种95年就开始研究的东西,这么多年了德国人的保密工作就算做得再好也是瞒不住的,这些铁管导轨,两者倒是差不多,但是弹药完全不同——这些弹药比我们的还要差,既没有弹翼,也没有螺旋喷口,连刻画膛线的意图也没有,根据我们的估计,这玩意儿只要飞出三公里的距离,偏差就可以达到500米左右,毫无精度可言,这次芬兰人之所以能够应用成功,完全是因为前线部队警觉心太差,居然被芬兰人潜伏到如此近的距离动手——芬兰人在距离科特卡港不到5公里的地方才开炮,而且科特卡港内当时临时仓库众多,人员密集,不管怎么打都能打中不少东西。也就是这种特定的作战环境,才得以让曼纳海姆竖子成名。”

“可是,这种武器连同炮架在内也只有400公斤左右,发射筒组和炮架分散运输的话,每个组件不到200公斤,就是一头骡马都可以驼动,甚至不需要马车和雪橇——这对于山区机动确实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优势啊。上面已经对这种新武器很感兴趣了,我也不瞒你们,目前苏唯埃正在策划的下一步战略方向就是在罗马尼亚方向,哪里是德国人的石油命脉,只要解决了罗马尼亚的倾向问题,把安东内斯库那个反供的独裁者推翻掉,我们仅凭石油资源上的差距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都是军备委员会的人和我透底的,要我们在这个项目上上心一点。我们现在的bm-喀秋莎在东欧大平原作战方面确实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对付罗马尼亚的话,我们就要考虑到喀尔巴阡山区的问题了——英国人在纳尔维克的拙劣表现说明了德奥系的山地部队是非常强悍的,我们在卡累利阿地峡的受挫,也显示了我们苏唯埃军队在不适合平原大兵团展开决战的场合没有明显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优势便捷的火力覆盖装备就非常重要了。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得到了总枢机的特别交办关注,我们对于bm-喀秋莎的改进目前暂时停止,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一款以轻量化为首要目标的火箭炮设计中来,可以借鉴芬兰人。”

总工程师库沃洛夫的一番话,让众多苏联设计师都傻了眼:在苏联人的军备设计要求中,从来都是只卡作战性能指标,诸如火力射程装甲防护,最多还要考核一个速度,但是对于“为装备减肥”这样的设计指标,几乎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苏联人也习惯了设计傻大粗黑的玩具。如今一个“轻量化”的指标就让苏联人彻底郁闷了。

最终,仅靠着芬兰人留下的那些毫无价值的哑弹和铁筒导轨残片的误导,苏联火箭弹设计部门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捣鼓出了一个四不像:为了减轻火箭炮重量的同时保持略为可观的精度,他们放弃了已经在bm-“喀秋莎”上得到验证的2mm火箭弹,把诺门坎战役时在日本人身上捞到了便宜的2mm小口径火箭弹重新捡了起来,通过加大管径比来提高精度,制造出一颗和芬兰人投放的无尾翼无螺旋多喷口的长径比火箭弹,精度上倒是勉强达到了德军9年型火箭炮的水平,但是2mm火箭弹的装药威力连德国人50mm火箭弹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这种东西拿来打打飞机或者精确攻击坦克顶甲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你可以命中~至于用它来范围火力压制、覆盖,则完全成了一个后来战史上的笑料。

…………

与苏联人一样,利用芬兰战场测试自己的武器这种事情,德国人也是毫不犹豫的,只不过与直接参战的苏联人相比,德国人要偷偷摸摸地多,而且多是通过一些受过严格训练和考验的精锐小队执行,这场战争中,随着苏联人为了取胜不惜放弃“秘密武器”的保密性,德国人也在其中深受震动。

至少无论是希特勒还是航空还是装甲还是火炮设计单位的负责人们在收到军方测试单位传回来的报告后,都对维勒安部长之前的“料事如神”钦佩不已——那些维勒安部长在几年前就“通过秘密渠道刺探到”其存在性或者苏联人有研发意向的秘密武器,有许多在这次战争中都露面了。

最让德国人严肃对待的自然是t-4坦克,这种装备的出现首先验证了当年维勒安部长力排众议力挺柴油机和动力后置结构坦克的巨大优势,虽然目前德国人脱胎换骨后的4号坦克在t-4面前也是完全不怵的——现在的4号坦克除了装甲的跳弹性能、生产简易性和持续行程方面和t-4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以外,在机动性上已经和t-4相当,反坦克火力尤有反超。总体来说,目前的4号坦克在小范围的攻坚决战中是优于t-4的,但是在大范围机动作战中,t-4的续航能力和长途奔袭的动力稳定性仍然可以让其占有一定的优势。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德国陆军部门高度重视,也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趁着940年冬季的空闲,新一代主力作战坦克的全面升级定型工作也被陆军纳入了讨论。

除了坦克之外,苏联人让德国人为之反省的还有sb-2m轰炸机和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炮。

前者是苏联人在轰炸赫尔辛基时使用的轰炸机,在最大航程方面还不如德国目前的ju-d,但是在防护和自卫火力方面则让德国人产生了警觉——虽然当时芬兰空军总共只有不到200架老式战斗机,但是苏联空军在不使用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多次轰炸赫尔辛基的表现还是让德国人对重型轰炸机引起了必要的关注,一贯对重型战略轰炸机不怎么重视的戈林元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武器。

sb-2m轰炸机是9年型sb-2的改进型,因为只是换装了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机体结构没有什么大改,所以编号上只是增加了一个”m”的后缀,以示其适用的是m0型050马力发动机,比原先出力仅00马力的老式型号增强了不少,而sb-2又是从94年是就开始设计的sb-轰炸机演化而来。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人不是没有见过sb-和sb-2的表现,但是因为bf-09g在当时逆天的表现让德国人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苏联人轰炸机的性能。但是苏芬战争改变了这一切,至少,它为德国人点名了一条思路。那就是,轰炸机不一定要靠战斗机护航,或者本身空中格斗能力可以抵挡战斗机才有保命的可能,保命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护航和机动只是其中两个方面而已。

重装甲、强火力乃至高速脱离,都是轰炸机单独行动取得战果、保存自己的法宝之一。苏联人的sb-2m只是借着芬兰人劣质的战斗机抛砖引玉罢了,如果见过米国人的b-7g或者英国人的“蚊子”的话,那么对于这两种手段就会有真正的认识了——当然,此时此刻b-7还仅仅停留在自卫火力孱弱的老式型号阶段,而英国人的“蚊子”更是连设计都没有开始呢。

在德国空军中,原本是一贯有多兵种配合作战的需求的,的国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和装甲相对都比较薄弱,因为在德国空军的作战思想中,超出战斗机护航航程太多的轰炸机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这更是因为德国资源匮乏,飞行员训练不易的传统造成的。即使是目前可以达到500多公里作战半径的中型轰炸机ju-d,其存在也是因为有bf-0c这种双发重型战斗机的配合存在而得以发挥的。

但是一款追求航程的战斗机,发展到bf-0系列乃至后续的20、40系列已经算是黔驴技穷了,所以在战略轰炸机的使用上德国人一直投入不是非常大,fw-ta400战略轰炸机和me-2战略运输机的项目虽然一直在维勒安的秘密支持下得以完成前期的技术积累,可是在量产方面一直没法让空军的人下定这个决心。现在,苏联人的sb-2m轰炸机让德国人到了轰炸机编队独立使用下确保生存性的可能,戈林本人也开始心动起来,下面的一线空军将领更是开始转变思想。

至于最后的火箭炮问题,在一开始希特勒本人出于保密考虑,对于把9型火箭炮这种“秘密大杀器”转让给芬兰人还持保留态度,但是在维勒安就“苏联人在此方面的投入和成果绝对不在帝国之下”的劝说之后,还是勉强答应一试。结果没想到这颗烟雾弹却吊出了一条大鱼——就在94年季度,苏联人把之前敝帚自珍的bm-“喀秋莎”火箭炮从保密装备列入了列装部队武器的范围内。随着德国情报机关的高效运作,很快苏联人在火箭炮上独树一帜的做法就给了德军很大的启发。苏军火箭炮制造简易、成本低廉、容易形成规模、便于大规模快速部署的印象逐渐让将来会面对大平原大兵团决战形势的德国人对其认真起来。

在这个和英法全面开战之前的冬天,帝国的军事机器进入了一条疯狂自我进化的轨道。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