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陈浪便在吴越的陪同下,去了太湖一号农场。
短短半个来月,这片地方已经大变了样。
五千多流民的到来,给这片荒草及腰的荒地注入了蓬勃生机。
一处高地上,连绵的搭建了好几排难民营。
不远处一座水泥窑正冒着黑烟。
太湖边上新建了一座码头,运粮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
为了缓解杭州城米市的压力,陈浪又另派了一批人到姑苏购买米粮。
陈浪在难民营巡视了一圈,有了食物和衣物的补给,流民们的状态如枯苗逢雨一般,一个个都支棱了起来。
不过,这一过程中仍有一部分体弱的人死去,没能熬到“好日子”的到来。
陈浪命人将这些人妥善掩埋。
另有一百多人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陈浪专门让人找了大夫加以隔离治疗。
就目前来看,情况还算理想,卫生得到大力控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流行病。
流民中陆续有人已经结束“隔离”,参与到劳动之中。
学田的联合耕作队也来到了此地。
正在向一些恢复了体力的难民传授操纵多牛拉犁的技巧。
苏方正培养的“卫生队”穿梭在难民营各处,他们已经不局限于“卫生”,很多体力活,应急救援,乃至安保工作等,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这些人穿了专门定做的“安保服”,在哪里都非常显眼。
与施粥棚差不多,陈浪走过的地方,难民们起身相迎,热烈欢呼。
陈浪巡视了一遍领地后,便来到了水泥窑。
他命人屏退左右,独自一人进了一个小房间,调取了水泥丢失当天摄像头的数据。
看了一个多小时后,陈浪心中已经有数。
随后他找来吴越,告诉他守卫水泥窑的四个镖师中,有一个新来的,有问题。
并且让吴越不动声色,派人悄悄调查这个人。
吴越惊出了一身冷汗,道:“东家,这是属下疏忽了。”
陈浪安慰他道:“最近对人手的需求太多,镖局不免要快速扩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及早发现,反而可以将计就计。”
吴越连连点头称是。
...
回来后,陈浪还专门去了趟吕家。
告知了吕茂源昨天黄家人到访的事情。
吕茂源听说吕家老者黄仲先要夺他的生意后,竟大为紧张。
如果陈浪真的抛弃了他,转而跟黄家合作的话,那他吕家可就惨了。
不过吕茂源见陈浪把这件事如实相告,也是颇为感激。
吕茂源非常积极和陈浪商量对策,并时不时的试探陈浪的想法。
没想到连吕家都忌惮黄家,陈浪看的还是比较明白。
吕茂源对黄家了解也比较多,告诉黄家朝廷有人,而且行事风格一向飞扬跋扈。
陈浪便问吕茂源有何应对的良策。
吕茂源脸现愁色,竟一时没有什么好主意,只一味的提醒陈浪小心,不可硬碰硬云云。
陈浪知道面对黄家,这位吕老板也慌了。
见没有什么结果,陈浪略坐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离开吕家后,陈浪预感到这短暂的舒舒服服做生意的日子将会结束,便打算立即开启心中的另外一个计划。
缀锦楼每日的营业额上涨到400两之后,又缓慢的跌回到300两左右,并稳定了下来。
这是民众的新鲜感过去,归于平静的一种表现。
陈浪倒没有太在意。
不过缀锦楼的孤儿数量的问题,却是必须得有个长远的妥善的安置方案才行。
于是,扩展缀锦楼业务,就势在必行了。
新的业务,不局限于折扇,也不局限于缀锦楼。
其中的细节,陈浪也早已成竹在胸。
他叫来小三,让他暂停缀锦楼的工作,现在营业员已经够了,少他一个不少。
并给他分配了新任务,去杭州城招收孤儿,方法与当初一样,给他们小商品,让他们去摆摊售卖,以此筛选出有能力并且忠诚的孩童。
而这次摆摊的小商品不再局限于折扇,种类将会丰富的多。
陈浪分了两个镖师协助小三。
安排好后,陈浪立刻找时间穿越了回去,买了几万块的小商品,把一辆中型面包车的车厢都塞满了。
这一车小商品将作为试验品。
往后还会陆续加购。
这第一批的小商品都是陈浪精挑细选的,现代化制造痕迹较少,甚至没有。
都是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机器批量生产的那种小商品。
如廉价装饰品,小饰品,小挂件,小雕塑,肥皂,小毛巾,小玩具,布娃娃,各种小瓷器,乃至于手串,佛珠等等等。
那些旅游区小商店里经常见到,大都市天桥摊位上喜闻乐见的,陈浪都搜罗了一些。
总结起来,这些小商品没有什么科技感和现代感。
目的是让自己不那么引人注目,以免太过匪夷所思,早早被本土的高层人士盯上,这种情况对自己的穿越大业极为不利。
陈浪在杭州城靠河的地方买下了一座大库房。
并将第一批试验品悄悄运了过去。
往后,这里将作为一个秘密发起点。
当人们意识到市面上出现了小商品这种东西的时候,陈浪和小三等人已经完全退到了幕后。
以保证人们完全想不到小商品和陈浪的联系。
这是陈浪预想当中的最理想状态。
并且这种发起点,陈浪还预备了好几个,姑苏,嘉兴,绍兴,甚至更远的宁波。
制造出一种多点开花的局面,一旦被人盯上了,还有其他的。
足以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
不知从何时起,杭州城的街头渐渐出现了一些摆摊的小孩。
他们摊位上的小玩意虽然廉价,却极为吸引眼球,卖的也颇好。
尤其是博得了很多懵懂小女孩,闺阁少女,乃至于成年少妇的青睐。
细心的人士便研究起这些充满了奇巧淫技特征的货物的来源。
总结来总结去,都归结为是从海外而来。
但具体从哪里来,却一时半会闹不清楚。
一时间在杭州刮起了一阵“洋货热”。
更有细心的人士悄悄打听,甚至威胁,哄骗,以获取货物的来源渠道,但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因为抓一个小孩过来,这小孩只知道是另外一个小孩给的。
另外一个小孩,也只知道是一个小孩给的。
陈浪这次留了一手,每次投放货物的地点,人物,都不一样。
而且,他并不在乎这些货物是真的卖钱了,还是被私吞了,还是被抢了。
他最大的目的就是筛选可用之才,以及获得每种商品的受欢迎程度,定价多少合适等等。
恐怕杭州城内的细心人士短期内是想不到,这背后的大佬是抱着这样的动机。
既然不知道动机,查访起来就愈加困难。
而陈浪通过这种方式,短短时间内就筛选出了五十多个堪用的孤儿。
他把这些孤儿的信息一一记录了下来。
相貌,年龄,性格特征,等等。
甚至动用了隐形摄像头,将这些孤儿一一拍了照,建立了excel电子档案。
至于人品稍次孤儿,则已经有三百多个了。
陈浪也把他们一一记录了下来。
再稍次的,已经有六百多个了,陈浪就没有精力一一考究了。
这些数据还在增长,势头强劲。
到此,陈浪开始惊叹于古代社会生存的艰难。
如果是现代社会,断然不会有这么多孤儿。
有了那五十个可用的孤儿,小三很快被陈浪安排到了另外一个发起点,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