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大捷,漠北大捷!”
自从神州对漠北宣战以来,百姓们的心就一直处于提着的状态。
对于蒙古部族,百姓们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虽然嘴上喜欢将对方称作蛮夷,但实际上他们对于蒙古一直都是处于惧怕的状态。
而随着神州兴兵征讨漠北,许多百姓们也是担忧不已,若是胜了还好,若是败了,那到时候恐怕刚刚太平没多久的日子就得结束了。
为此,甚至不少人都开始在私底下说张凡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远远的出乎人们的意料。
神州不仅赢了,而且还是大胜,整个漠北之地,竟是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得知这个消息,人们不禁兴奋不已,尤其是边境之民更是喜出望外。
以往那些蛮子,可没少在冬天来他们这里打秋风,家家户户谁没受过他们的祸害,如今好了,神州以雷霆之势覆灭漠北,如今他们总算是能完全放心了。..
只是,除了人们的歌功颂德之外,还有有一小部分人唱起了反调。
关于张凡覆灭漠北之事,一小部分人觉得张凡杀心太重,若只是杀些士兵们也就罢了,如今却连老弱妇孺们都没有放过,这实在是有伤天和。
但对于张凡来说,这种傻逼他连理都不带理的。
那些老弱妇孺无辜?
他们烧杀抢掠之时,那些受难的百姓就不无辜了?
现在说他狠,一群连斩草除根的道理都不明白的家伙也配评价自己?
不过这番话倒是提醒了张凡一件事,眼下蒙古已经平息,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准噶尔了。
虽然之前准噶尔被康麻子打服过一次,加上张凡又补了一刀,此刻的他们已然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了,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准噶尔这个名字,也该消失了。
正好如今张昊所率领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撤离,于是张凡便将此事交给了对方。
因为地处新疆,张凡不太希望大动干戈,和蒙古一样,该杀的统统都杀了吧。
对于张凡此举,周中鋐和张廷玉虽想劝阻,但又说不出什么话来。
以前朝代对于这种边境蛮夷一向都是恐吓加拉拢为主,但张凡显然不屑那么做。
要做事就得做绝,给敌人留一线生机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
时间匆匆流转,一转眼便已经来到盛夏之时。
窗外的蝉鸣声不绝于耳,张凡身穿单褂坐在养心殿里并翻看着张昊递过来的战报。
关于准噶尔,张昊采取的是赶羊策略,先是分点袭击,之后将其聚拢一处再进行毁灭式打击。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收复整个新疆,这对于张凡来说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自己这中华之主,总算是名副其实了。
就在张凡为此感到欣慰之时,周中鋐却突然打了电话过来。
原以为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张凡也没敢耽搁,当即便接通了进来。
“陛下,北韩派使臣前来觐见。”
刚刚接通后,周中鋐便开口说道。
“北韩?”
听到这话,张凡怔了怔,原本在收拾完新疆后,他还想着要不要对北韩动刀,没想到对方反应居然那么快。
“是的,如今北韩时局不稳,前任君主李昀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而他的弟弟李昑顺势接过皇位,结果因为大清覆灭的消息,以至于朝内不少人都开始有了野望,如今北韩境内斗争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今李昑特派使臣前来希望能得到陛下的支持。”
听着周中鋐的解释,张凡也算是明白了对方的用意。
北韩王朝和大清的关系,论起来可以追溯到皇太极时期。
当初的他们还是大明的属国,结果却被皇太极两次征讨,最后不得已臣服于大清的武力。
而那些所谓的君主,都必须得到大清的承认才算是合法继承。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大清没了。
没有得到大清同意的李昑,在朝臣们的眼里那自然就是属于非正统的继位,对此他们自然是不服。
如今北韩朝堂之上,斗争已经开始逐渐严酷起来,而李昑刚刚上位不久,自然没有什么靠山,不得已之下只能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求助于刚刚建立起的神州帝国。
若是能得到张凡的支持,那么他李昑自然也能坐稳那个位置。
在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张凡沉吟了许久。
说实话,他还真没兴趣给这个家伙当什么靠山,而且北韩乱起来对于张凡来说,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如果自己不管不顾的话,若是北韩能因此陷入内战,那么说不定自己到时候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整个北韩之地。
“你怎么看?”
想法虽然美好,但张凡也是得听一下周中鋐的意见才行。
“臣以为,若是答应下来,于我神州虽没有损失,但也没有什么利益,而若是不答应,北韩说不定会因此陷入内战,于我们来说或许会是一个机会。”
和张凡的想法一样,周中鋐也是想对这块地方动手。
正所谓卧床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北韩之地虽然不算大,但地势却极为的重要,若是有强敌入侵,一旦北韩之地被占,那么对方完全可以以此为据点威胁神州。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是拿在自己手里才最为妥当。
但北韩与中原一向是都是属国与主国之间的关系,若是没有足够的理由便贸然动兵,恐怕会引人非议。
而朝鲜若是陷入内乱,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机会。
“既如此就告诉他,神州如今立国未稳,不宜干涉他国内政,让他回去吧。”
“是!”
挂断了通讯后,张凡又沉默了一阵,随后便又给白虎军下达了一个命令,让他们最近这段务必时间加强对于北韩和神州边境的防卫工作。
解决了这个小插曲后,张凡接着滑动屏幕,在略过张昊的战报之后,下面的便是关于人才培养以及考核制度的规划。
古代时期的科考制度,主要考的便是八股文,但在张凡看来,这种做法简直是离谱至极,但如果放在这个时代来说,确实算是一记高招。
你以为八股文是为了筛选人才?
不,他们的目的不过是牢笼志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