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但怎能因噎废食?”张远口中虽然这么说,但也正视了几分。
见吴劲草不再开口,张远沉吟了道:“这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此地必为我所占,而若迁移部落出来,部落便只能服从我一个人的话!撤去部落头领,依照村镇安排西河官员管辖……!”
吴劲草道:“主公英明!”
“英明吗?只是无奈之举罢了,如此以来,操作难度可就大的多,繁琐的多了!”张远露出一抹苦笑,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杜绝后患嘛!
后军前行到第四天的时候,便遇到了第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没有独特的大纛,那迎风飘扬的西河旗帜诉说着他们的归属。部落不是很大,少少十数顶毡帐,在草原上也只能算最差的不多。
西河为了远征元王朝,在小圣山多里拉设立了据点,并经过数月的时间连续迁移了许多已经彻底打散归化了的草原牧民。
这些草原牧民围绕多里拉组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部落式据点,既充当眼线,又占据更远的牧场进行放牧。
因为来往的西河军和西河商队,不断的清理周边的环境关系,使得牧民不用担心遭到其他部落袭击,大胆如眼前的这个小部落,十数户牧民外迁到此处,占据周边庞大而无人的牧场,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是牛羊成群,足以让一个上百人的部落为之羡慕眼红。
随着第一个据点出现。第二天张远便又遇到了两个。
张远一路接见了牧民的朝拜,接受他们的朝贡。并赏赐携带来的食盐,茶叶和丝绸等等,安抚这些归降了的牧民,甚至有一些不甘寂寞的牧民主动的想要加入到了张远的部队当中,张远也欣然接受。
自归降西河以后,草原部落便被打散,分散组合在一起,又经过钱天他们精心挑选最忠诚的牧民。把他们迁移到多里拉,避免距离远无法控制而生出异心。
而这些牧民到来以后,现周围的草原空荡荡的一片,原本生活的部落不是灭亡,便已经归降西河,被打散了去。
如此,让牧民不用为牧场不足而烦恼。自然可以放心的放牧。
而同时,商队畅通,不论是西河自己组建的,还是西河管辖范围的商家,都可以自由畅通的来往汉王朝,草原和元王朝之间。
整条路线周边。时刻有西河骑兵来往各处,训练并巡逻,让他们不用为安全担忧,也不用担心在茫茫草原当中迷路。
商路的繁荣,给商路周边的牧民们带来了原本稀缺的生活物资。收购他们手中的牲畜,让他们不用在为食物愁。也不用为多的吃不完的牲口而无奈。
比曾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生活,让这些牧民欲罢不能,对西河,对张远越敬畏和忠诚。谁也不愿意在回到曾经那朝不保夕,每年冬季只能苦苦在雪中挣扎求生,为了那少的可怜的食物,你争夺我。
经过三天时间,随着离多里拉越近,据点之间越紧密,牧民组成的据点也越来越大。
当到达多里拉的时候,张远都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原本宁静的小溪,一望无际的草原不见了,小小的雪峰之下,一座由毡帐和原木,石头构成了城池出现在了眼前。
“真不敢相信……!”张远嘀嘀自语,不知不觉当中,草原之上已经崛起了这么一座城池,便是做为城池的主人,张远自己却也不甚清楚。
张远以前听到过汇报,并且还是他亲自同意多里拉建立永久式据点的。
因为,元汉之间庞大人口迁移,以及西河与元王朝的战事越的激烈,做为中转站的多里拉逐渐的不堪重负。为了保护中转站的安全,也为了中转站能够为战争和迁移提供更多的作用,张远亲自同意了多里拉扩建。
可当亲眼站在这座新兴的城市面前的时候,才知道这有多么的令人瞠目结舌。
城池围绕多里拉而建,外层由一排半多高的原木组成城墙,紧接着便是那密密麻麻的毡帐,毡帐呈井字形,主干道是一条足以让五匹马车并行的道路。
主干道一直延伸至山脚下,随之一面高达三米的城墙出现在了眼前,城墙是以石头与原木为骨干,用泥土混合混泥土堆砌而成的。
蜿蜒而漫长,似乎要把整个多里拉山给包围起来一样。
‘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呀!’任谁看到这虽然不高,但长达数十乃至上百里的城墙,都会心生感叹吧。
如果有人知道这座城池到如今也就六个月不到的生命,又会做何感想呢?
张远比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他是难以置信。
当张远仔细的观察着座城墙的时候,现这座城墙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一些地方城墙与多里拉山陡峭之处完美的连接在一起,既达到了狙敌的作用,又减少了很多的工程量。
如此以来,再想到那些迁移的百姓,每每要在多里拉停留小半个月时间恢复元气,才能再行上路。张远也就有些了然了。
显然,这些百姓不可能被当猪一样养上半个月时间,其中即便是休息五天恢复**上的疲惫,那也有十天时间足够利用上。
毕竟,长途的迁移,最痛苦的其实不是**,而是精神。
张远对多里拉非常的满意,对于丰谦在多里拉所做的也很满意。
从那山上一排排木质,石质的房屋,更能够看出这种城池的建立者丰谦有多么的用心,其功劳在张远心里一点都不比为他开疆拓土的武将差。
当夜,张远便亲自召见了丰谦,亲自摆宴招待这名为西河居功伟业的大臣,示以恩宠。
丰谦与方华,叶素,林充四人,是张远刚入《远征》时便跟随的老臣子,从西河镇时代到如今,从稚嫩的普通文人走到如今一方大员,不可谓不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