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章二十九年二月初九,省试开考。
数万学子涌入宏大威严的贡院,于密密麻麻的号舍中缩头露脚,在寒风瑟瑟中提笔答卷,要在这千中取一的春闱中,搏一个前程。
三月初一,春闱放榜。
此次春闱,共取士二百九十八人,王景华榜上无名,祁畅为第三甲第七十六名同进士,邬瑾为一甲会元。
三月初九,殿试。
皇帝亲临廷试,坐于帘内,出《民监赋》、《天步维艰论》为题,邬瑾好语似穿珠,令皇帝拨帘观之,见他于一众士子之中,仪容炫目,举止不骄不躁,自信从容,当即点了点头。
三月十五,皇帝召本榜进士聚于文政殿外,听取传胪。
除九十八位同进士不到,其余二百人皆入宫廷,身穿白色斓衫,立于文政殿外。
春日渐暖,殿外云阔天高,毫无遮挡,日光直射而下,落在黄色琉璃瓦上,落在青绿色彩画上,落在红墙、红门、红柱、红窗上,落在白石台基上,数种色彩浮出光影,交相辉映,绚丽夺目。
临近高楼之中,春风偶尔掀动纱帘,珍珠、玛瑙、玻璃、珊瑚诸色珠宝发出的璀璨之光,在宫中女眷高髻之上晃动,变作窥视的眼睛,凝视这隆重的唱名。
如此光辉令士子们噤若寒蝉,鸿胪寺官员引领着士子在两侧听传,等候殿上胪传第一声。
殿外空旷,皇帝的唱名经过内侍传了出来:“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宽州邬瑾。”
紧接着,便是第一甲的二名和三名,三人起身出班,由鸿胪寺官员引领,跪谢皇恩,余下进士由大臣唱名,不必出班,只在原地叩拜,起身之后,一同更换绿袍。
邬瑾作为状元,行动之间,都在众进士之首,更衣过后,又是跪拜,领皇帝所赐酒食,旁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他在行礼之后,端正身姿,遥遥望向大殿之内,神情却是从容平静。
殿试时,他一心答卷,皇帝又坐于帘内,他未曾看清,此时远远一望,不惧触犯龙威,倒是可以让他从容观之。
殿内无风,天光一束束打进去,可见狻猊熏炉之中,烟气沉落,御塌两侧扶手、撘脑、立柱之上,龙纹髹金涂漆,皇帝坐于其上,举目庄重雄健,望之令人生畏。
皇帝御塌之下,大臣分立两侧,满目朱紫,其中一人身穿紫色公服,立在最前方,手持象牙芴板,应是年轻的东宫。
而在太子后方,按例手捧金榜卷轴,同样身穿紫色公服之人,年事已高,应是执宰。
他不动声色地将这几张面孔眨进眼中,因未曾看到魏藩,心中揣测此次春闱,举荐主考官等事,朝中恐怕已经起过一次纷争。
虽然朝中明令禁止进士拜朝官为恩师,进士都谓之“天子门生”,然而学子之间,依旧会将此次主考官视为“恩师”,投致谢书以谢知遇之恩,因此主考官之选,于东宫和藩王都十分重要。
暗潮涌动之下,魏王败了此局。
他在这短暂时间之内,思索了一番朝局,一时礼毕,皇帝赐状元金鞍白马,赐榜眼探花红鬃马,点禁军十人,为状元呵道,护送状元观看张榜、归家。
有内侍送出金榜,鸿胪寺官员接在手中,领众进士出宫,张榜于龙亭之上。
皇宫之内,进士们纵然欣喜若狂,却因禁宫威严约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等到出了东宫门,立刻笑容满面,互相说笑,争相呼唤邬瑾姓名。
而城门之外,观者浩浩荡荡,群情振奋,夹道争看三甲。
本朝也曾点过年轻状元,然而似邬瑾这般俊美者,从未有过,更兼其清朗方正,明如朝霞,风姿出众,一时间追看之人无数,又有女子自高楼之上,将发髻上海棠、牡丹、月季等花朵掷向邬瑾,引得阵阵轰动。
禁军在前呵道,好不容易走至龙亭放榜墙,又有无数人闻风而至,翻进紧临着龙亭的国子监,踏破了棘篱墙,潮水一般涌上前来,结果将放榜墙挤倒了。
禁军不得不艰难开道,立刻送状元归家,等将邬瑾送至云台县道观外时,禁军的脚都被踩肿了。
等邬瑾进了道观,围观者见道观破败,天色又暗,不得不悻悻而返,才还了这返璞归真之处一个清静。
邬瑾栓马,插了马鞭,大松一口气,往里走时,见年纪最长的道长正立于野花野草之中,连忙拱手致歉,扰了道观清静。
道长摆手,不以为意,只笑道:“状元郎好风采。”
邬瑾亦是笑,取下幞头,伸手摸了摸额头上一块淤青:“状元郎还得好身体。”
不知是哪位姑娘,手劲忒大,远远将一个绣球抛了过来,他正被乱花迷眼,躲避不及,脑袋上当时就起了一个包。
道长见他又从怀中、衣襟中捡出许多花朵,顿时大笑道:“不错,不错。”
他伸手指了指厨房:“火没有熄,留了饭菜和热水,去用吧。”
邬瑾连忙拱手道谢。
道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邬瑾听了一愣:“道长……”
老道却已经大笑着走了。
邬瑾去厨房吃过晚饭,沏上一壶热茶,回到客居的屋中,脱去身上绿袍,换上一身长衫,站在桌前,点起油灯,伸手提笔,就着余墨,写下“否极泰来”四个字。
方才道长所说,便是《易经》之中泰卦之象。
卦辞曰:小往大来,吉,亨。
得此卦者,万物通畅,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他终于是舒心一笑,看向窗外。
天色已暗,然而有月,又兼春日,天色与春风一般温润。
他重新研了墨,铺开一张竹纸,斟酌着给父母报信。
“儿邬瑾敬禀父母亲膝下。
儿已于三月十五举进士第一甲第一名,京中诸事不,暂不能接父母来此尽孝,望父母勤加餐,多坐卧,勿操劳,保重身体。
无需回信,京都居不易,正在城中择地而赁,之后儿子再来信。”
等墨干后,他将这张纸放在一旁,再重新铺上一张纸。
还未落笔,道观外忽然响起叩门声,连着拍了三次,又大声喊“邬少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