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看问题透彻,认为南昌的战事非同一般。他认为,是否救援南昌,对于湘军,对于他这个新崛起的左系湘军,关系甚大。
沈,对江西官场十分熟悉,首先为大家分析了江西的局势:
“文俊之前,陈迈为江西巡抚。陈启是湖南武陵(今常德)人,道光十八年进士。他与涤帅既是同乡,又是同年,又在一做京官,关系相当紧密。
“三年前,涤帅带领湘军进入江西,军饷、粮草都仰赖陈启迈供应。陈启迈精明强干,两人发生,仇,互相参劾不已。
“后来战局糜烂,粤匪坐大。涤帅兵权在握,朝廷倚重他甚于倚重陈启迈。然而,皇上依然猜忌涤帅,不肯把江西巡抚的位置授予涤帅,反而把文俊弄了过来。
“文俊是满洲镶红旗人,为人粗鄙,冥顽不灵,对汉人成见很深。我们汉人做他的属官,时常受到他的刁难。”
左宗棠谈锋最健,随即抢过文俊的话,说道:“文俊之前在湖南做官,担任过湖南布政使。那时,我正在儒斋(骆秉章)幕下帮忙。儒斋大事小事都委托于我,文俊对我客气得很。
“樊燮京控案一出,文俊也落井下石,说我揽权干政,架空巡抚,真是岂有此理!如今,他过来求我了。
“我看,我们不必救南昌了。南昌一破,文俊这个抚也当不成了。涤生本就有权节制江西、江苏、浙江三省,由他保举江西巡抚,朝一定不会不准。”
咸丰当年让文俊担任江西巡,使拌,好让文俊掣肘曾国藩,防止湘军坐大。
文俊对咸丰的意图心领神会,担任江西巡抚期间,只想着江西一隅,不考虑战争全局,令湘军颇为恼火。这一次,南昌有难,左宗棠打算落井下石,坐视南昌城破。
南昌城一破,文俊就算不死,也必须离职。空出来的江西巡抚一职,除了左宗棠,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部下们对左宗棠的言外之意心领神会,杨昌濬说道:“文俊目中无人,处处掣肘大帅,死了真是活该。而且,就大局来说,文俊死了更好。
“他一死,涤帅必会保举大帅为江西巡抚。到时候,大帅在江西军政一把抓,指挥调度更加得心应,军饷粮草弹药的问题了。”
杨昌濬字石泉,号镜涵,湖南湘乡人,与曾国藩、罗泽南是纯老乡。他是左宗棠的嫡将,在历上曾担任陕甘总督、闽浙总督、兵尚书等职。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小白菜案”,就发生在杨昌濬身上。彼时,杨昌,湘军官员充斥浙江官场。杨昌濬的部下制造冤案,杨昌濬则袒护部下,维持原判。事情一直闹到慈禧那里,慈禧借机打压湘军,把杨昌濬革职。)
之前,杨昌濬在罗泽南帐下并不如意。罗泽南帐下人才济济,杨昌濬在那里不显山不露水。到了左宗棠这里,他大放异彩,成为左氏帐下数一数二的大将。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左宗棠接替文俊担任江西巡抚,杨昌濬也一定可以更进一步,加官晋爵。
沈葆桢却说道:“文俊然不识大体,但南昌却不得不救。南昌乃江西省会,是全省根本之地,关系士林观瞻。一旦粤匪攻下南昌,江西的战将更加糜烂,甚至可能是心一烂,无可挽回。”
这话一说,众人颇为动容。左宗棠有权节制江西军务,昌。此事早已由曾国藩明确奏明清廷,为世人所共知。
如果说左宗棠见死不救,放任革命军攻下南昌,一旦南昌失守,一定会有御史上奏弹劾左宗棠。他去年刚经历过樊燮京控,给人留下了飞扬跋扈的印象。这次再不救文俊,岂不更要遗人话柄
左宗棠却异常镇定,说道:“我不愿救南昌,除了与文俊有隙外,颇有些难言之隐。诸君且看,敌强我弱,敌屡胜而我屡败,强弱主客之势早已明朗。
“我当面之粤匪,不到一个月功夫,即攻占皖北、皖南,扫平苗沛霖、胜保、秦日纲等枭雄。以常理度之,粤匪应当急进九江,尽快与我决战。
“然而,贼扫清皖省之后,却放弃九江城外要隘小池口,又转而进攻南昌,何也以我度之,无非是想调我军南下南昌,无非是想调湖北的湘军进入江西,争取在江西与我决战。
“当年涤生初练湘军,接大败长毛,一路所向披,湖南打到江西。在江西,湘军补给拉长,时任江西巡抚文俊又处处掣肘,最终酿成当年的失败。
“如今,粤匪远强于长毛,江西处境之艰难又远甚于当年。假若我调兵增援南,,于事;调得多,又有损于九江的战局。
“敌强我弱,我军三倍于敌,方有可能与粤匪打成平手;五倍于敌,方有可能打败粤匪。此仅指陆军,若论水师,则更非粤匪对手。
“为今之计,我,争取在局部形成优势。只有这样,庶几可以与粤匪较量一番。”
沈保为人耿介,直言不讳地说道:“季高,你一向自视甚高。今日面对粤匪,为何如此气馁愚以为,季高既然奉命节西军务,自应积极应战,保境安民。
“若是瞻前顾后,逡巡不敢战斗,与绿营又有何异去年樊燮京控,涤帅、贶帅等人奋不顾身,肃顺、潘祖荫等又在京四处活动,才保全了你。
“你因祸得福,受命节制江西军务。如果此番不肯兵南昌,教世人如何说你林文忠公在九泉下,恐也叹惜所托非人了!”
这话说得非常严重。当年林则徐与左宗棠一晤,惊为天人,把毕生收集的西北资料托付给左宗。,以此为傲,自认为是林则徐的衣钵传人。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婿,搬出了林则徐压左宗棠。左宗棠不敢再推,只得答应兵援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