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凡早知道林知瑜在做酱菜生意。
当然了,她挣钱的路子多了去了,这鲫鱼罐头跟酱菜都算是其中之一。
她手上还有蔬菜基地跟水果基地,包括鱼塘的鲫鱼除了供应厂里生产鲫鱼罐头,还供应香满园饭馆做新鲜的鲫鱼汤。
听说她还想在山脚下养鸡鸭鹅。
以前只当是她想发展几个副业,毕竟她是个经商好手,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脑袋聪慧灵活,手上还有不上钱。
他若是有这么多便利条件,他肯定也各种发展。
大把来钱的感觉相当好,像是掉进了蜂蜜罐里,浸泡了好几天,从内到外都甜滋滋的。
谁都喜欢钱,这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孟季凡心里既羡慕又跟着高兴。
林知瑜是他的合伙人,也是好朋友,朋友能发展的这般好,他自然跟着高兴。
当然了,朋友这么优秀,他也会时长反思自己到底差在哪里。
同样是人,做人之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人家林知瑜同时忙好几条路子,都能忙的开,而且个个都挣钱。
关键都这样了,她还能抽出时间来学习,甚至还能跑到加工厂来帮他。
总是一副游刃有余淡定从容的模样。
孟季凡仔细想想,迄今为止他好像没见过林知瑜为了什么事儿着急,更没见过她因为人或事儿生气。
再别人生气的时候,她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这样的林知瑜,他打心眼里佩服。
说实话,不说赶上她一半,就是赶上她三分之一,孟季凡晚上睡觉做梦都能笑醒。
他也多面发展,那钱跟雪花片一样,纷至沓来。
可惜了,他光一个鲫鱼罐头加工厂还忙不过来呢,若不是有林知瑜帮着,他根本理不清头绪,加工厂也不会这么快步入正轨,他肯定忙的脚不沾地车间里也是乱七八糟。
哪儿能像现在一样,能松口气,跟高原换着盯着点就行,有条不紊的日子过得可谓是十分舒坦。
一听她要盖酱菜厂,孟季凡在这方面有经验呀,他立马拍胸口表示,“妹子,盖工厂是我的强项,你若是抽不出时间来,尽管把这事儿交给我做。
不是我跟你吹牛,这青砖水泥钢筋的什么样的好,该怎么选怎么谈价,我都有经验。
还有就是水电安装,包括室内装修,我也懂一些。”
当初建鲫鱼罐头加工厂的时候,他们三个就分工好了,林知瑜负责养鲫鱼,孙旺祖负责提高鲫鱼的知名度,而他就负责将加工厂建好。
毫不夸张地说,这加工厂的一砖一瓦都是他搭建起来的,从厂房设计到办公楼到食堂再到宿舍楼,他完全参照南方大工厂负刻。
所以建起来的加工厂不仅布局合理,而且从车间到库房,从库房到院门口,也经过精心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出库入库是两个不同的通道,这样一来即便厂里订单暴增,一边生产一边出货,完全不影响。
“你这厂房确实盖的不错,那我就把建酱菜厂的事儿交给你了,我给你画一张简易的图纸。”有人愿意帮忙,林知瑜自然乐得轻松。
孟季凡在盖房子这方面确实靠谱,厂房都是挑高且采光极好的宽敞车间,不会一进去就黑咕隆咚的。
办公楼是二层的小楼,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装饰,简单大方,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因此办公室的房间很多,有专门的会议室,有办公区,还有待客室,还在二楼顶头给她跟孙旺祖一人留出一个单独的办公室。
说实话,林知瑜还蛮喜欢加工厂的布局。
她决定把建酱菜厂的活儿交给孟季凡做,加工厂现在是忙了些,但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轨,工人们都忙着努力上班挣钱,每天累的不行,恨不得把一分钟的时间掰开成两半用,自己的事儿都忙不过来,谁也没有多余的闲心去生事儿,你让他们去生事儿,人家都懒得搭理。
再加上还有高原盯着,而且之前孟浪那些小弟也能派上大用场,他们往门口一站,没人敢随意进来,更没有人敢找麻烦。
所以孟季凡也有时间帮她盖酱菜厂。
放眼全村的人,能帮她盖酱菜厂还能盖好的,也就只有孟季凡一人了。
林知瑜属于那种想要做什么,就立马去做的人,有想法儿了不马上实施,过段时间那股劲儿便淡了,好多事儿也就办不成。
她从笔筒里拿了一支笔出来,又跟孟季凡要了一张纸,铺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准备画一张简易的厂房图纸给孟季凡。
虽然孟季凡在盖房子上有天赋,不用她管也能把厂房盖好,但林知瑜还是想加入自己的一些设计。
这是她自己的厂房,无论到何时,都是她的根,以后就算去京市上学读书,等大学毕业之后还是要回来的。
她要把易水村打造成生态村,如今这些产业根本不够。
反正她有五百亩荒地还有十座山可用,那就慢慢来呗,把自己想要的都实现了。
那十座山上虽然已经种满了果树,但山脚下还有大片的空地没用呢。
她想着在山脚下发展养殖业。
也不养那些猪牛啊什么的,太大且臭哄哄的不好管理。
她都打算好了,就养些鸡鸭鹅,十个山头都利用上。
养鸡鸭鹅的虽然不用盖房子,但需要给它们搭窝,不然鸡蛋,鸭蛋,鹅蛋的岂不是满地都是么。
也不能任由它们跑去山上,到时候它们是养肥了,山上那些水果可就遭殃了。
林知瑜琢磨着用网子把山脚下圈起来,连同上面一层,省得那些鸡鸭鹅的到处乱跑。
再搭建一排排木板方格,方格里面铺上干净的麦秸秆,让水果基地的工人们,定期清理打扫,喂食喂水。
林知瑜觉得鸡鸭鹅待的舒服才能多产蛋,喂好了产的蛋才会优质,甭管是卖新鲜的鸡鸭鹅蛋,还是加工成流油的咸腌蛋,都没问题。
过个二十几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枚新鲜有营养的柴鸡蛋,能卖到好几块钱一个。
更别提散养的喂粮食的柴鸡。
一只农户家里养的柴鸡,大概三斤左右的能卖到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间。
村里人或许觉得这也太异想天开了些。
鸡鸭鹅的怎么可能会那么值钱
更别提鸡蛋鸭蛋鹅蛋了。
现在的鸡蛋五分钱一个,鸭蛋跟鹅蛋贵一些,都是八分钱一个。
鸡鸭鹅的有个两三块钱就能买一只。
而且鸡鸭鹅的吃的多,自己都吃不上饭了,谁舍得拿粮食去喂养它们,拿不是纯糟蹋粮食呢。
这鸡蛋鸭蛋鹅蛋在村里自然不会畅销,大伙儿就是手里有钱了,也不会天天买着吃,买几个尝个鲜还行,总买的话谁也干不起。
林知瑜有自己的打算。
她在山脚下养鸡鸭鹅,是因为山脚下有一大片空地,就那么空着不干点儿啥太浪费了。
另外,果树已经种好了,水果基地的工人们平时只需要浇浇水,除除草就行,工作量也不大,她招了二百来人,不可能让他们闲着没事儿干。
这人甭管是哪里的,品行有多好,一闲下来,这脑袋里准容易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与其让他们闲着没事儿做还生事儿,不如给他们安排好,天天过得充实些。
这工钱他们拿的心安理得,也不会闲的没事干给她找麻烦。
她是易水村的一员,自己日子好过了,有能力的前提下,给村民们一些活计,帮着他们改善生活,从此过上好日子,这是应该的。
但同时她始终谨记自己是个商人,在商言商,对她没好处的事儿她不干。
她也不是圣母,拿钱出来养一帮闲人,尤其这帮闲人还有可能给她惹事儿生非。
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坏心眼肯定没有好下场,但烂好心的人一般下场也好不了。
无论哪个年代,这种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不会改变。
正所谓善良带点儿锋芒才有意义,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又能顺带给别人带去好处,双方互惠互利,关系才能长久。
她养的鸡蛋鸭蛋鹅蛋以后会往城里卖,会像鲫鱼罐头一样,卖往全国各地。
城里人有工作有收入,思想也开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高,他们也讲究生活品质。
别说新鲜的鸡蛋鸭蛋鹅蛋了,粮食喂养出来的鸡鸭鹅,哪怕价格贵些,他们也愿意花钱买。
因为他们在意的是鸡鸭鹅带来的营养价值。
林知瑜很看好这门生意。
前世她经营餐饮集团的时候,集团旗下就有几个合作的养殖场,那些鸡鸭鹅的进价很贵,但不得不进,因为他们没有养殖区。
对这方面的事儿也不是很了解。
鸡鸭鹅肉价格离谱时,她也不是没想过放弃这方面的生意,但架不住食客们喜欢,原来餐厅吃饭专门儿为了找这些美食。
这其中还有很多身份尊贵的食客。
林知瑜没办法,只能继续花大价钱采购。
这一世,既然有这方面的便利条件,她觉得自己养殖。
以后不管是开饭店,还是往外供应,都十分挣钱。
林知瑜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她能干的挣钱买卖。
既然孟季凡有这方面的人脉,就让他一并将网子买了。
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打在她的侧脸上,仿佛度了一层柔光,屋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孟季凡靠着窗,也没有打扰她。
心里既踏实又安定。
他对林知瑜到没有不该有的心思,只是单纯觉得,他好像找到了好好活着的意义,得友如此,一辈子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