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俄国身上,但是在其他方向依旧保持着有限关注,而重点就是中东区域。
欧战爆发之后,交战双方不仅在欧洲展开军事较量,而且也在亚洲展开军事较量,尤其是中东地区,由于沟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孔道苏伊士运河就在中东地区。
因此,中东地区也爆发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军事对抗,不过由于列强的主战场在欧洲,这里主要进行的是海上的破交与反破交作战,
而陆军方面由于德军给予的压力太大以及海路不畅,协约国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兵力只是进行代领人战争。
这使得该地区交战的一方是加入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而另一方则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德国支持奥斯曼帝国,英国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而那个英国考古学家劳伦斯就是奉英国政府常驻开罗的中东事务大臣罗纳德斯托尔斯勋爵的命令前往阿拉伯半岛的,并以英军中尉的身份配合阿拉伯部落的反奥斯曼起义。
劳伦斯这个人在军情局中也是挂了号的,当时,劳伦斯是英国陆军情报部阿拉伯局的一名参谋,主要为英国当局分析奥斯曼帝国的政治情况,
并利用他对阿拉伯文化和民俗的了解为英国驻中东军事部门提供咨询,在此期间由于中国对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中情局也渗透进入了该地区,并与英国陆军情报机关进行较量。
而在1916年6月,协约国终于成功让阿拉伯部落起义,在汉志的阿拉伯军队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攻击。
由于巴林地区实际上已经归中国“保护”中国非常关注阿拉伯半岛的问题,并紧急利用商船运送了一支航空队进驻巴林,防止起义蔓延到巴林国。
军情局在阿拉伯半岛很简陋的那个情报网也全力运转,提供最新的情报,英国人对阿拉伯大起义提供了许多支持,大量的武器装备从红海一次上岸装备给阿拉伯人。
虽然阿拉伯战士的武器和装备是非常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战斗勇气和战斗意志却是非常顽强的,正是依靠这种勇气和意志,自从起义爆之后,这支军队就多次击败奥斯曼军队,让奥斯曼控制的许多城市和要塞都受到威胁,
现在摆在中国的面前的一个问题是,面对这个新生的势力中国是否要进行支持,阿拉伯联军显然是由协约国—主要是英国支持的,
这就决定了同盟国是不会与阿拉伯妥协,至少在英国放弃支持前不会,而阿拉伯联军中有大量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再加上奥斯曼对阿拉伯地区无底线的压榨,他们也不可能与奥斯曼妥协。
而在该地区拥有巨大利益的中国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就算中国想,一直想将中国势力排挤出中东的英国也会尽可能将中国拉入中东的浑水。
而同盟国也可能会以中国在波斯湾有巨大利益而要求协助。
无论中国帮那一方都会得罪另外一边,但是中国哪边都不想得罪,中国目前正在奥斯曼的支持下控制科威特地区的港口以及巴林。
而以目前同盟国在中东的实力以及阿拉伯联军表现出来的实力,他们在未来很有可能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国需要他们的合作。
以中国目前的国力,能够兼顾家门口南北两个方向就已经很不错了了,再去管中东地区的闲事就会很吃力。
但是中国在波斯湾已经有了保护国,未来这个区域也是一块淌着金银的宝地,所以无论如何巴林这个钉子中国是一定要保住的。
此外王启文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插手中东事务的好机会与他失之交臂,他非常清楚那个英国考古学家劳伦斯的背景,那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被称作“阿拉伯的劳伦斯”
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虽然身为英国人,但是却非常支持阿拉伯独立国家的建立甚至是阿拉伯民族的统一事业,
可是因为英国、法国的殖民政策,劳伦斯的这个构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最终的中东政治版图是四分五裂的。
王启文当然也不会支持劳伦斯的主张,不过如果能够给英国的中东政策添些麻烦的话,他倒也不反对对阿拉伯联军释放一些善意,
但是这需要再过一阵子,并充分考虑英国对阿拉伯联军的态度问题,现阶段只需要观望就行,不过外交部和军情局已经行动了起来,为中枢制定中东政策提供情报支持。
中国政府开始对阿拉伯半岛上的新兴势力保持关注力度,而英国也开始向王启文猜测的那样准备利用阿拉伯问题给中国找麻烦。
英国外交部打算让中国介入中东事务,尽可能破坏中国在该地区的中立形象,只要中国的中立形象遭到破坏,中国就必须要选则倒向一方。
如果中国倒向阿拉伯联军一样,奥斯曼帝国肯定会怀疑中国的立场,就算不与中国在明面上扯破脸,私底下也会警惕起来。
奥斯曼就会担心下一步中国会不会利用交换到手的港口和保护国对他不利,并进一步为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提供保护,中国就没有办法拿到更多的港口以及势力范围。
如果倒向奥斯曼一方,英国也可以进一步挑动阿拉伯联军民族主义情绪,并不断给巴林等中国控制区制造麻烦。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殖民者,中国就和其他的殖民者一样绕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必须要有当地人的合作才能站稳脚跟。
而调动起当地民众的情绪后,中国将会被很轻松挤出该地区。
对于英国来说,不管中国倒向哪一方对他们都十分有利,中国的中东优势正面临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