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十七年农历七月,金门城。
来自东方的消息不断地传入,使郑克殷得以知晓战事以及招聘雇佣兵一事的进展;
六位苗蠖人门徒还因这样的旅程收集了大量的传承碎片,声称他们必须将这些充满矛盾、互相冲突的故事交给先知,而他们自己根本做不出有效的裁决;
除此之外,雪狐柯还带来了一则小情报:有平原部苗蠖人将黄金称为“河里的星星”,并且说东方山上的河溪就有这样明亮的景象,似乎说明那头埋有金矿!
可能有的人因对嘉洲百番两眼一抹黑,又在初时得知整个嘉洲从南到北几乎都过着相同的生活方式,狩猎、打鱼、采草籽、采橡果、做篮子和蒲筏,感受不到百番各族的特色,好像无论去哪里见到的番人都差不多。
但作为原住民研究专家的郑克殷博士此时还亲自来到了17世纪的嘉洲,除了衣冠、篮子等视觉艺术的区别外,他还因各番族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不同,而对这些番族形成了更深刻的新的印象。
若要更刻板一些,所讲语言属于佩努蒂语系(PenutianLanguages)的嘉洲中部及周边易于接触的各族,大体可以这么去看:
澳龙人,傍海为生,拥有盐、硝、贝类,因最早接触汉人而高度汉化,如今几乎全族都在或多或少地融入进扶桑社会。
湾北地区大体以起起伏伏的山岭为主,湄凿部与清湖部苗蠖人、鸣实人、菩毛人三族人互为邻居;此地盛产黑曜石,黑曜石也是他们珍贵的武器。
若是再暴论一些,崇尚黑曜石这一点,甚至带了些阿兹特克文明的味道。
往内陆的嘉洲谷地,偏北一些气候湿润,在原世界线的现代甚至被美国安排为其本国罕见的水稻产区;而著名的加州淘金热带来的淘金者便是蜂拥进入萨克拉门托及其以东山川,皆因这里乃是金矿产地!
可以说,迈杜三部乃是坐在金矿之上而不自知,以至于把河川里的闪闪金光称为“河里的星光”。
相比于迈杜三部,位于北玉醴河西侧的八云三部倒确实没有太多特色,他们不过是居住在广袤平原上的一族罢了。
嘉洲谷地偏于干旱的南半边却有一族堪称嘉洲第一大族的药蛞人,皆因根据原世界线美国学者们的推测,前殖民时代药蛞人的人口可能最多达到了七万之巨!
如今雪狐柯等人带回来的间接情报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苗蠖人也认为药蛞人可能因太过繁盛,其部社组织方式很可能与澳龙人、苗蠖人是不一样的。
无论如何,待到郑克殷结束内战、统一扶桑辖地之后,他一定会加速统一嘉洲的步伐,那么如何对待人口不比汉人少多少的药蛞人便是届时必须回答的问题。
至于苗蠖一族,也令郑克殷得到东方的情报后不禁形成新的思考。
在穿越以前,郑克殷博士其实也已经知道苗蠖人因奇特的分布范围,各部都很容易受周边异族的影响,这在神话和语言上表现得都很明显。
比如说句芒部(海湾部)苗蠖人与利善部澳龙人互相同化;
而湄凿-清湖两部苗蠖人与鸣实人、菩毛人之间同样如此;
至于生活在青玉膏山上的北山、中山、南山三部,显然就与药蛞人共享相当多的文化特征;
相对而言,平原部苗蠖人处于一种过渡状态,既像句芒部,又像东边的三山部,既受南边药蛞人影响,又受北边迈杜三部影响……
毕竟,平原部可是生活在整个嘉洲十字路口的一个部族。
但随着传承碎片的收集,此时的郑克殷却又发现即使远在西北方的清湖和东南方青玉膏山上的优胜美地(YoseiteValley),苗蠖人却仍然能够坚持传承对于烈儒教而言非常重要的框架:
百兽乃是遥远古代的初民变成的,而那个时代的初民皆像人一样活动。
这是烈儒教中的概念“仙人时代”的铁打的证据。
就像这一回雪狐柯带回来的传承碎片认为,“乌鸦”ㄍㄚㄍㄨㄌ(Kakul)为了猎鹿而用煤渣将自己全身涂黑,这当然是为了解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后来“乌鸦”变成了动物之后,这种鸟便也自然是黑的了。
苗蠖人可以说即将成为扶桑辖地或者瀛洲王朝的第二大番族,对苗蠖人有充分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利于郑克殷等人像教化澳龙人那样教化他们,使他们稳定地成为自己的力量。
按照郑克殷自己的推测,苗蠖各部所有人加起来,其人口可能在一到两万之间,尽管并不比澳龙人的规模更大,却也是很大的人口补充——他相信将苗蠖人全部收化之后,届时的瀛洲王朝总人口,将达到十五万之多!
这可是要比他刚刚穿越时的“扶桑明人”总人口多出一半!
除此之外,收化苗蠖人对瀛洲王朝而言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生活在十字路口、分布广泛、与各族邻居互相影响的番族,显然非常适合作为中介,帮助瀛洲王朝接触、收化乃至征服其他各族。
郑克殷的扩张步伐必会因此而大大加快。
现在六位门徒在平原部和北山部展开大范围的活动,既招募雇佣兵,也顺带传教和收集传承碎片,有相当不错的进展,这也一定会在短期内就有利于郑克殷对内陆苗蠖人的收化。
而除了对东方门徒情报的思考,仍处于战争状态的郑克殷自然也要关心战局的变化——
根据黎明之盟哨兵与斥候们的观察,刘国轩的确在滘肩社湾南营地修筑堡垒,称为海澄堡,似乎是想纪念自己当年抗击鞑兵时奋战过的海澄一地。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滘肩社营地与福建海澄面对的海陆轮廓有些许相似之处。
在刘国轩拿下海澄堡后,损失惨重的滘肩社加上十柬、雪兰、达柬、禾云等番社皆紧急南迁,前往熊首镇加入黎明之盟,合兵一处,共同抗敌!
如此一来,句芒部苗蠖人多个部社离开了长期居住的祖地,将句芒山北段让了出来,甚至为了迷惑敌人而不惜采取焦土政策烧毁了营地,使那一带真正成为了无人之地。
但他们并不是要彻底放弃那里——这是黎明之盟的策略,他们知道刘国轩的人对句芒山并不熟悉,而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利用诸神赐予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山川地貌,在深林之中,在高坡之上,在河溪之畔给敌人迎头痛击!
掌握足够的情报之后,郑克殷也终于做出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