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李玄奘遇妖遭擒,行将被下油锅之际,幸好长乐公主现身搭救,才逃脱性命。
这法师亦是意志坚定,即便遭遇妖魔,险些遇难,依然未曾更改取经念头。
出了妖魔洞府后,于山间风中辨认即刻方向,向西方不依不饶继续前行。
走了些许时间,方有那太白金星李长庚,出现李玄奘遇难洞府,意图搭救法师。
哪里想到,李玄奘早已脱困,李长庚苦思良久,推算无果,不得不返回天庭,向玉帝汇报。
玉帝便差人去了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如来佛祖知晓此事后,亦是沉吟许久无言。
这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为何会有如此表现,不符祂一贯强者形象?
盖因上次观世音菩萨回山,向佛祖述说长乐公主一事,佛祖有心推算公主来历。
那知道却碰了个软钉子,只是算出混沌一片,最终并未知晓长乐公主为谁。
佛祖自以为慧眼能够遍观三界,看破一切虚妄,怎知这里却似矮了长乐公主半头?
因此动了无名嗔火,连佛法亦不讲解,端坐莲台上,一心想要算出公主身份。
或曰,佛门奉劝世人,须不贪不嗔,不争不夺,逆来顺受,方能有来世之福报……
这佛祖如何也能冒出心头嗔火来?岂非有违他们的教义,不符世人心中佛门印象?
咦,诸位看官,佛与婆罗门争,与道教争,与景教争,与其他诸多教派争,如何看出他们不争了?
更何况,普度众人,成就正果者,方是世间最大的一个贪念,其他所有一切都有所不及。
世人愚昧,不知福祸,永世沉沦轮回,本应是宇宙真谛,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然则以诸宗教理论,最终皆需要普度众生,方能体现,自家神主无量能耐。
因此才要门下所有教众,同婆罗门,道,景,明等诸教,彼此奋力抢夺人间信徒。
如佛教者,最终人人得福报,个个成天人罗汉菩萨,没有了那普通信众供奉,如何能够维持教派平衡?
看官,如果佛祖不争不夺,当年其为尼泊尔王子之时,平平安安度过一世,如何能够成就后来“如来佛祖”?
不争不夺,不贪不嗔,便是真正不问不顾,何须普度众生,自己一人独立世外,坐看宇宙生生灭灭。
又何须李玄奘西天取经,让那中土大兴佛教,力压道教一头,显示佛法无边?
因此佛祖亦有贪嗔,有争夺念头,才会暗自不断推算,长乐公主之来历。
祂前后换了无数法门,一时沉溺其中,竟不知不觉之间,难免对李玄奘有所疏漏。
得知天庭玉帝遣人前来灵山,才悚然惊醒,知晓自己和长乐公主纠缠不清,差点误了取经大事。
醒悟后便向南海珞珈山传达旨意,着观世音菩萨,即刻派遣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还有一十八位佛门护教伽蓝,在李玄奘身旁轮流值日。
并且共同守护李玄奘安危,以免出错,让西天取经大计,成了一个画饼。
这些仙神得到旨意,急忙兴冲冲赶至李玄奘身旁,一路跟随,看着他艰辛西行。
李玄奘虽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并未觉醒胎中之迷,仍旧只是个凡人。
如何能够得知,此时在自己身旁,已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还有一十八位佛门护教伽蓝,轮番守护安危?
他一路上逢山过山,见河过河,倏忽又走了几日路程,终来到了两界山中。
这日独行于崇山峻岭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任何人烟,肚子却已饿得咕噜作响。
李玄奘强忍肚饥,勉力赶路,看见前方路中,扑出两头斑斓猛虎,急转身又见后方,有几条长蛇盘绕。
这法师叫了一声苦也,呆立原地不动,也不知自己,最后是被猛虎扑杀而死,还是被长蛇吞入腹中?
李玄奘正惶恐失措,便连坐骑也腰软蹄弯,跪下伏倒在地,打也打不起,牵又牵不动。
一人一马皆凄楚等死,正在那不得命处,突然两头猛虎呜咽做声,窜入山林;几条长虫丝丝作响,匍匐草丛。
眨眼间威胁尽去。
李玄奘情知此番变化,其中肯定有异,急忙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前头山坡处转出。
来者身躯雄壮威猛,浑身上下杀气腾腾,大步流星,不多时便赶至李玄奘身前。
法师见他气势汹汹前来,急忙跪在山路旁边,合掌高身求饶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
“贫僧只是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并无什么多余财货,还望大王能够饶我性命,放我继续西行。”
这人到了李玄奘跟前,放下手中双头钢叉,急忙搀扶起李玄奘,含笑道,“长老勿要惊慌。”
“我只是这山中的猎户,并非什么歹人,哪里胆敢无缘无故,害法师性命?”
李玄奘听他语气和善,并无恶意,方才放下担忧,先谢过他的救命之恩。
于是这猎户笑道,“原来如此,我本姓刘,名伯钦,只在这山中,专以打些狼虎为生,捉些蛇虫过活。”
“是以山中众兽见我前来,便吓得一哄而散,谁知竟恰好救得长老脱困。”
“可见我和长老亦是有缘……”
两人正交谈间,又听到前面山坡,传来呼呼风响,刘伯钦悄悄竖起耳朵,仔细辨认片刻。
向李玄奘道,“那山猫不知道何故,又重新回来此地,怕是因为没处捕食,因此盯上了长老,连我都不再惧怕。”
“长老在此等候些许时间,我先去捉拿那头山猫,再来重新与长老去我家中,管待长老。”
刘伯钦嘱咐这法师坐在此间,勿要走动,自己执了钢叉,踏步冲向前头山坡。
谁知没走几步,就已看到一头斑斓猛虎现出了身影,迈动步伐,向刘伯钦迎来。
那山君背上,坐着一个笑靥如花,娇小玲珑的小小女童,正是长乐公主。
刘伯钦并不识得,长乐公主究竟是谁,见公主坐在猛虎背上,也惊得目瞠口呆。
他虽本领非常,可以驱虎赶豹,杀蛇捕鹰,哪里见过,能降龙伏虎的真人?
长乐公主驱虎来到李玄奘,刘伯钦两人身前不远站定身子,笑意吟吟道,“原来取经的和尚,此番却无需本公主搭救。”
“另有人抢先一步,救了你的性命?”
李玄奘听了长乐公主打趣,不由面红耳赤,嘴唇蠕动,却不知如何反驳。
刘伯钦听公主言语,似乎和长老相熟,不觉出声询问道,“你这奇怪女童,又是哪里来的公主?”
他虽是山中猎户,亦有自己际遇,知晓世间多有奇异之事,因此不敢对公主怠慢。
长乐公主瞧了刘伯钦一眼,蓦然抿嘴笑道,“小太保,五指山老猿可曾安好?”
刘伯钦悚然一惊,眸中突然露出不可思议神色,反问公主道,“公主亦知那五指山老猿矣?”
长乐公主坐在猛虎背上,嘻嘻一笑,手指李玄奘道,“皇叔你可还曾记得。”
“我和你所说,为庇护你能够成功取得真经,灵山大雷音寺,早已经安排三位徒弟一事?”
刘伯钦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李玄奘却神色一动,心中隐隐有所领悟。
果然听到公主道,“那五指山下镇压的老猿,便是皇叔你的第一个徒弟。”
祂一口一个“皇叔”,李玄奘并不敢当真,连声推辞不已,刘伯钦却信以为真。
赞叹不已道,“不意长老,出家以前,竟是皇叔,山野之人,不知礼仪。”
“还望皇叔长老勿要见怪……”
长乐公主见刘伯钦如此,只是在猛虎背上笑得直打滚。
李玄奘见公主无赖,不得不向刘伯钦解释,自己因奉了天子李世民圣旨,前往西天取经。
才蒙皇恩,被天子认作御弟,录入皇家宗室,而长乐公主则是天子嫡长女。
因此算起身份,祂才叫自己一声“皇叔”。
刘伯钦急忙更改称呼道,“原不是皇叔长老,而是御弟长老,同样亦是皇家贵人。”
“我家就在不远处,如若能够邀请你们两位贵人,降尊纡贵光临,实乃是三生有幸。”
李玄奘走了半天山路,早饿得前胸贴后背,哪里还有多少力气,继续赶路。
可怜他坐骑,又因长乐公主所骑猛虎,吓得四股战战,屁滚尿流走动不得。
因此长乐公主飞身下了虎背,让他坐在猛虎背上,自己又纵身跳上马背。
说也奇怪,这失魂落魄的马匹,只待长乐公主坐了它身上,便突的生出胆气。
晃悠着四肢,慢慢跟随在猛虎身后,由刘伯钦带头,一起赶往刘伯钦家中。
途中刘伯钦想起长乐公主,提及五指山老猿一事,便弱弱问道,“公主果真识得那五指山老猿?”
李玄奘不知所谓“五指山老猿”,只知长乐公主说过,祂乃是自己的第一个徒弟,因此也竖耳倾听。
长乐公主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缕缅怀神色,却不答反问道,“小太保如何知道那老猿?”
刘伯钦见公主小小年纪,却称呼自己“小太保”,只是知祂能能骑虎而行,必定是神通广大的真人。
因此恭声答道,“我年幼之时,就已跟随父亲一起在山中打猎,来往各座山头。”
“有一次先父带着我,一同追赶一只山猫,穿山越岭,突听得有人唤我父亲姓名。”
“我父带我杀了那山猫后,又领着我,一同去见过被压在五指山下的老猿。”
刘伯钦和李玄奘,长乐公主两人一边赶路,一边向两人说起,五指山老猿之事。
有分教,“细说英雄前事,又见心猿脱身。”
不知刘伯钦和五指山下老猿,有何交情,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