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刚刚升起,隆正七年又一个普通的早朝拉开了帷幕。
文武官员由内阁和军机处分别领头,拾阶而上,进入大明宫光明殿。
若是往常,武官来的会比文官少很多。因为按照大郑的体制,除了在军机处,兵部,京营,五城兵马司,丰台大营,通州大营这些京畿之地武装力量中掌握实权的高级将领。剩下的武勋和将军,不必每天上朝。
定下这个规矩,始于景宁中后期。圣祖皇帝推动国家战略转向之后,文治大兴的大郑便剥夺了普通武臣上朝的权利。
当然,要说剥夺也不太合适,毕竟当初满满当当两百余家勋贵,每天早早的跑到光明殿上朝,却因为没有使职差遣只能一味熬时间。
很多时候,一位伯爵甚至是侯爵,站了一个早朝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让战功赫赫的景宁勋贵们怎么甘心,有这时间,他们在家里宠幸几个美姬也是好的。
至于去军中供职,虽然看起来军机处,兵部和几支拱卫神京的大军挺不少。但是能够容纳一位超品勋爵的位置就那么些。毕竟,大郑朝廷也不可能让一个侯爵去担任百夫长,十夫长之类的位置。
所以大多的开国和景宁勋贵就只能在家里飞鹰走马了。这种情况下,谁愿意没事每天早起跑到朝堂上去溜腿。
所以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潜移默化的规矩,那就是无职武臣勋贵不必每日入朝。
但是绝不意味着这些勋贵没有权力参加早朝。
比如说今天,就让许多文官惊疑不定。在京的几十家勋贵似乎是商量好了,齐刷刷的跑到了早朝上。
不过像林如海和陈梦雷这样的九卿和阁部大佬就不同了。他们都知道,恐怕正当盛年的皇帝不愿意再继续执行抚民以静的国策,打算在武事上有所作为了。
但是包括首辅寒枫,次辅陈梦雷和吏部尚书林如海在内的文官,都没人能说什么。
实在是最近大郑面临的问题太多了。
就算是贾政这样普通的文臣都知道如今倭奴国对朝鲜虎视眈眈。辽东那边,漠北和罗刹人和满清时有冲突。
这些都关乎大郑的切身利益,不能也无法妥协。
在大郑的文臣中,不会有人敢像晚清的李某人那般喊出海防重于塞防这样的话。大郑天子和臣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放弃一些领土,但是却不能被人逼迫。
至于高层,更是知道除了辽东,更大的用兵方向在西北,因为,天子有事于西北。
想到这里,很多人就都想起了那个深刻影响了天子,几乎一手推动天子即将开始的扩充军备的动作的少年高官。
贾琏。
然后,人们就发现自从出任鸿胪寺后几乎从未缺席过早朝的那位鸿胪寺少卿今天居然没来。
陈梦雷眼中闪过一丝担心,他以为贾琏老毛病犯了,在家里睡过了。
因为天子还没到,所以只要不太过影响秩序,光明殿里的朝臣们还是可以自由沟通一下的。
陈梦雷便来到了林如海身边:“如海,你可知琏儿为何没到?”
林如海也发现了贾琏没到,他倒是没想过贾琏会睡过了。但是却以为贾琏有了其他差遣。
不过听到陈梦雷这般问,就知道自己以为错了。因为贾琏的差遣也许自己这个吏部尚书不清楚,但是主要负责礼部和鸿胪寺的次辅陈梦雷却是肯定知情的。
林如海立刻叫来了通政司值事的舍人。
“鸿胪寺贾琏为什么没有来上朝,你可知道?”
通政司这位值事的舍人面对两位文官巨擘,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陈相,林大人,今晨通政司接到贾少卿府中送来的告假折子,言讲贾少卿昨日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故今日告假。”
林如海和陈梦雷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没想到贾琏却是病了。
“天子驾到,众臣归位。”巡殿御史的声音传遍光明殿,两人只好暂时回到自己的位置。
隆正帝阔步走上龙位,脸上带着一股振奋之色。
为了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隆正帝停朝数日,专心做准备工作。昨夜和太上皇相谈一整夜,终于得到了九华宫的支持。隆正帝才有信心通过今日的朝议。
荣国府中,贾琏还没有醒。王熙凤看到众人留在这也是无用,就安排平儿和梁若微先去休息,自己先留在这。
“二爷这病看起来得有些日子了。我虽然不懂医理,也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咱们都围在这也是无用。
若微累了一夜,先去休息。为二爷治疗还要劳你,累倒了可不行。平儿代我把府中杂事处理一下,我心乱如麻,实在是没什么精力理事。
实在处理不了的。你就去找珠大奶奶。
我留在这,晚上你们俩来换我。”
“我也和你一起留在这。”宝钗立刻直截了当的说。
“妹妹,这不合适吧。”
王熙凤倒是想到薛宝钗会这么说,但是她觉得并不适合真的让薛宝钗留在这。毕竟这是要贴身侍奉贾琏的,擦身,服侍方便都是不可避免的。
自己几人已经是贾琏的女人当然无妨,但是宝钗毕竟还是黄花闺女,做这些事在王熙凤想来并不合适。
更何况,薛姨妈恐怕也不会愿意女儿就这么留在贾琏房里。
“妹妹,你的好意姐姐心领了。我这里还有田氏姐妹和晴雯,忙的过来。”
薛宝钗却并不打算听王熙凤的,而是自顾自的拿起手边的毛巾替贾琏擦身,一边擦身一边说:“不要说是我,恐怕最晚下午,林妹妹就会过来。”
王熙凤看到宝钗已经动手了,就没再说什么。要说也是自家男人厉害,能让一个名门闺秀如此,也算是一种境界了。
王熙凤叹了口气,有些纠结的看了看躺在榻上的贾琏。不管怎么说,没有人比她更明白贾琏对女人到底有多大吸引力。
“将来的你,到底回给我找来多少姐妹呢。冤家,可别弄得咱家都放不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