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的朱元璋,那个时候还叫朱重八,父母就因为饥荒去世,做了三年乞丐讨路边食,为避祸剃发当八年和尚,朝不保夕的朱元璋,只得投身于起义军,准备讨个活路。”
“冷血无情不是他的本性,而是当时的环境所影响,他的功绩配那“千古一帝”的尊称!”
“古人云:“温柔乡,英雄冢。“然而朱元璋却能愈战愈勇,这也离不开马氏为他排忧解难,稳定后方,两者之间是相互的。”
“现发放奖励美颜丹,固体丹,益寿丹,碧玉血髓镯一支。”
“这个镯子带有灵气,长年戴在身上,可以起到保养,清楚杂质的作用。”
马皇后:本来还以为有个个美颜丹就不错了,加上另外两个丹药,真的是相当感激张姑娘,我可以陪他更久的时间,他身上的暗疾也可以完全恢复了。
朱元璋:感谢张姑娘发的奖励,还有对我的夸赞,这“千古一帝”确实有点愧不敢担,也谢谢后世之人对我的褒奖,更感谢你的到来给了我们改变的时间!
关羽:张姑娘,我觉得该给我们这些将领一个机会了,南征北战的将士那个身上没有暗疾,你的这份固体丹相当于半条人命啊!
“放心,不管是孬种还是英雄,我不会忘记的,我和大家打保证,这次讲完,我就去列一个关于将军的排名。”
程咬金:好好好!就不知道有没有俺老程!
徐达:可喜可贺啊!
刘伯温:恭喜各位将军了,张姑娘也不能厚此薄礼,文臣也得来一个。
张言希爽朗一笑,“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小意思,大家等等,都有份!”
“我继续把最后一位皇后讲了,今天还给大家留了一份小八卦呢,我相信太宗皇帝也应该等不及了吧!”
李世民:张姑娘说笑了!
曹操:八卦,这个我喜欢!()
李隆基:快讲快讲!(星星眼)
“在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能得皇帝宠爱的皇后少之又少,而后宫中的嫔妃就更惨,有些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几面,就将一生终结在那深似海的宫中。
但是,在唐朝,有一位女子,她13岁嫁给李世民,36岁去世,被李世民独宠23年,死后还独霸后位13年,令武则天羡慕,当时的武则天在李世民死后还只是一个才人。”
“都知道李世民好色,可是这样一位风流之人,却对她一往情深,她的人生和贞观那个时代一样光彩夺目,她就是第一位贤后文德皇后——长孙无垢!”
“一个“德”字,是唐朝时期对她的认可。”
“一个“贤”字,是后世对她的赞扬。”
“文德皇后长孙氏,名长孙无垢,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妹。”
“提起唐朝,李世民是一位绕不开的君王,从太原起兵开始征战四方,以玄武门之变确定皇位,至登基之后听柬听劝,开创贞观之治。”
“平淡之中,透出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提起李世民的成功,他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长孙皇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李世民和长孙氏也是年少陪伴,相辅相成的走到那个位置,开始应该在隋朝就开始说起。”
“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
“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分裂有极大贡献。突厥之内,对长孙晟非常敬畏,听闻他的弓声,认为是霹雳,见到他骑马,认为是闪电。”
“因此,长孙晟家得到霹雳堂的称呼。长孙氏就是这样一位出身贵族世家的名将之女。”
“长孙氏从小天资聪颖,秀外慧中,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整个家族都非常上心。”
“在长孙氏8岁时,父亲去世,同父异母的哥哥容不下他们,无奈,母亲只得带着她和哥哥长孙无忌,去投奔舅舅。幸好舅舅高士谦重视骨肉亲情,对待他们母子三人非常宽厚。”
后来在伯父的牵线搭桥下,与当时的唐国公李渊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定下了娃娃亲。”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公元613年,13岁的长孙氏与16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他们鹣鲽情深,互敬互爱的一生。”
“新婚燕尔,甜甜蜜蜜,可是没过多久,李世民的母亲随丈夫出征,意外生病,不幸离世。”
“而对长孙氏宛如慈父的舅舅高士谦,又因卷入一宗谋反案中被贬。”
“这对年少的新婚夫妻,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他们相互安慰,互相劝勉,感情就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深。”
“后来,他们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太原,17岁的长孙氏在没有婆婆指导、没有妯娌的帮衬下,成为李家的当家主母。”
“她靠着公公的信任,老公的支持,有条不紊管理着内宅,并且她还出资在太原附近修建了玄中寺,也让李家在老百姓心中建立了一定的威望。”
“隋朝末期,民不聊生,各地反隋势力揭竿而起,李渊也举起了义旗,加入了反抗大军,没有多久,他便入主长安。”
“618年,李渊登基,定国号为唐。李世民受封为秦王,长孙氏也跟着受封为秦王妃。”
“建唐之初,天下还不太平,李世民为父皇分忧,经常出征在外。随着他的战功越来越高,他受到父亲李渊的猜忌,太子哥哥更是视他为眼中钉。”
“为减少他们父子兄弟之间的嫌隙,长孙妃对公公越来越孝顺,跟妯娌也和睦相处,经常主动上门拜访,长孙妃就这样默默地当着李世民的贤内助,竭力为他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