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3年生,江西吉水人,永乐2年进士。曾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性理大全》。虽说明史称“忱有经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无知者,独夏原吉奇之。”
但是,他在永乐朝的吏部名薄下是被特别标注了“留著别用”。朱棣已经get到了这张特殊人才卡了。】
朱棣一听,快活了,竟失声说:
这竟是我抽的卡?是我那贫瘠的卡池,刮出来的?
但大家是很严谨的:“可是你永乐朝22年,而那周忱,永乐二年进士,不是相当于在你永乐朝,宦海沉浮二十年,一日未得用?
【永乐元年,夏原吉被朱棣派去苏松等地治水,这是表层逻辑。底层逻辑是借着治水摸江南核心地区的底。
宣德元年,朱瞻基也干了一模一样的事。苏、松、嘉、湖“未知雨肠”,夏原吉,你派人去看看吧!
朱棣要解决内战后的巨大创伤,要去瞅瞅。朱瞻基自然是为了税粮问题。】
老朱道:“表里为辅,这表层逻辑,也是很重要的。治水,赈灾,不好好治,遗患无穷。像当初我派去赈灾的户部主事赵乾,他就坐视水灾蔓延六个月之久,见死不救,罪不胜诛!
老朱重重一哼。
这种人,杀他都不解恨!
这还用老朱说!朱棣可是没啥家底的那个,他老珍惜自己的夏原吉了。
【除了户部系统派人,他又令大理寺卿胡概、叶春前往江南视察,并镇压“土豪欺压小民者”。胡概等人处死了不少粮长、豪民。理所当然的,他遭到了江南地主阶级的报复。】
朱棣惋惜道:这杀得还是不够多啊!若是够多,我那好圣孙,也就和我一个名声了。大家:……
不是说你那圣孙是蛐蛐天子吗?听着,也不像有多好名声的样子。
【宣德2年,都察院弹劾他作威作福,发兵护送,纵兵扰民。彼时的都察院掌院兼左都御史的刘观,原本是嘉兴知府,在任期间和儿子刘福多次受贿。
等他当了都御史,就成了朝中的江南黑恶势力保护伞。杀人放火、抢夺妻女、侵占良田之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都可以逃脱。
这群团伙光被宣宗揪出来的,就还有个刑部侍郎,2个御史,2个低阶办事官。
刘观是宣德3年9月事发的,事发时,向来很闭嘴惊艳的蹇义都要求惩处,等到下狱,还公议称快”。
估计宣宗早就在收集证据了,也很可能就是为了江南税粮才盯上了他。】
大家掐指一算。
老朱很快甩锅:这刘观,后来能当太子少保,少不了你的提拔吧!朱棣:?
朱棣也算了算,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这刘观,现在确实没听过。严谨的算,未来老爹也是有可能提拔这刘观的。
但算了。
最孝顺的他,决定不说!
【宣德3年7月,心里有小本本的朱瞻基宽宥了胡概,又在2月派锦衣卫随他同赴江南。宣德9年,胡概被土豪诬告,受贿黄金百两。
怎么说呢,up一向不认同妖魔化明初的“文官集团”,胡概、刘观的事情就看得出,文官集团内部站队也是不同的。
宣德5年,朱瞻基令吏部选官,用整整9名有清廉之名的京官一口气替换了苏州、松江、常州、吉安、温州等地的知府。
紧接着,又选出了5名派往全国各地总督税粮的“巡抚”,这五人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如雷贯耳,那就是被升任为兵部侍郎的于谦!
不过,深受三杨赏识的他,彼时负责的仅是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
大家听到了叫人欣慰的名字。心中,不禁也感觉到不少安全感,便议论纷纷:
宣宗也是个好眼神的。
“都已经给于谦升到了兵部侍郎了呢。”
“之前光幕还说了,山西河南的官吏百姓,数千人伏阙上书请求他留下呢,想就是这时候的事情吧。
老朱最是喜欢这种类似话本的里的故事情节了,不禁欣慰又遗憾:
“可惜,那于谦还是太小了,否则,咱也可以赐他一柄剑,上斩贪官,下慰百姓。在咱这一朝,他能斩的贪官,肯定比咱重孙子,多得多。
别说,一路走来,都是老朱把朱棣的想法给抄抄。现在,朱棣发现,自己竟然能把老朱的想
法给抄抄了。他把这个主意记在心中。到时候,只要自己活久一点,一切皆有可能。
【税粮问题最最严重的南直隶、苏松,杨士奇郑重其事的向朱瞻基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周忱。
与他打配合的新任苏州知府况钟,江西靖安人,亦是深受杨士奇赏识,亲自提拔,上奏选出来的。
他们是心腹中的心腹,信任中的信任。】
杨士奇成了众人的关注点。
杨士奇则心酸在想:自己的这两个老伙伴的名字,为何就如此普通。不然,为何直到现在,依然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灵堂之内,独木难支?
明明这周忱、况钟,听上去都是我们三杨同气连枝,共同看好的人,怎么最后,其他两人徐徐隐身,变成了我杨士奇独自在为自己的同乡代言。
【这批人在江南地区都是超长待机,况钟反常规的待了整整3年。松江知府4年。周忱呢,长达22年。
他们写下的奏疏,留下了极为宝贵、详实的5世纪初,苏州地区百姓的困境。
如:朝廷下派造船备倭,一艘300-400料的小船,那些里长却让一万人交银3钱,凑出整整3000两银。
——嘉靖0年的物价,一艘楠木400料战船,木头原材料+工人工资共220两。然而头头们掌了钱后,却不造船。
相当于,朝廷施恩,他们截留。朝廷有某种需求,他们以此为借口过量征收,然后借机进行大量的土地兼并。
朱棣又是个特别能折腾的人,这些鱼肉乡里的粮长们不知道找到了多少乱七八糟的借口。什么军需啊、颜料啊、驿站马匹啊、布匹啊……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老朱打死了一批旧的元末土豪,新的大地主们已经在这四十多年里借由明朝逐渐发达的货币、商品经济茁壮成长起来了。】
大家看向朱元璋。发现朱元璋再一次变得凶神恶煞了。
朱棣:……这不能全怪我。
他无力道:这事情总的干啊!那时大明百废待兴呐,我得再造大明!大家:?你是真敢说啊。
老朱恨恨道:“你,想必是想要拉拢那批江南人的心,让他们
为你所用,刀子就不够利,早说了,你的刀子不够利,他们就敢在你头上拉屎!
朱棣:
【周忱、况钟等人还报告了一件更让人忧心忡忡的事。
太仓一城,洪武24年有96户,宣德7年,竟然已经逃到了只有73户!仅2!而这73户,需要负担96户人的税收!
可怕的是,这还不是个例,况钟报告苏州府造册人数和实际人数差距有0万户之多。仅宣德6年招抚的逃民有37993户,占全体户数的/0。】
别说,大家听到这里,都听傻了。
他们忙道:“那其他人呢?其他人都去哪里了,总不可能就这样直接消失了啊!”
郁新算了一算,面色大变:“若是本来每人只需要交一石的粮,现在,每人需要交2石的粮,整整翻了2倍,这如何活得下去?如何不出乱子?
【人都去哪里了?
周忱深入追索之后,给出了7个流向。
、大户包荫
心甘情愿的去给大户人家当义子,当奴仆,当役使。然后大户人家借他们的户口,分散自己的田地,肆无忌惮的钻国家空子兼并土地。
——农民阶级的利益诉求和阶级涣散使得其容易被支配。】
大家发现,自己有点听不懂了。
原本他们可是自以为抓住了阶级的主要矛盾了。但现在,他们发现,又出了新的词。什么叫做阶级涣散?
不过。”茹瑞思考着,上头只把佃农归入了无产阶级,连自耕农都没有放入。那么,咱们说的富户,虽是农民,却应该算是小地主吧。
按这样来说,”郁新也道,这农民内部,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既有可能是地主阶级,也有可能是无产阶级,这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相互矛盾的啊。
老朱恍然了:给他们一块地,他们就立刻从无产阶级变成了地主阶级!但他又糊涂了。
“但不给他们地,他们就一直那么苦啊。难道这无产阶级就是要他们一直那么苦吗?感觉和后辈的思想观念肯定不太相符啊。至少后辈看着,吃得饱,穿的暖,还能读书,怎么就自认
是无产阶级了?
【大户许以小利,他们就跟着去了。不但跟着去,还会被忽悠着一起用武装暴力对抗政府。
宣德6年,常州、镇江、应天府等地的农民在土豪们的组织下集体抗税。宣德9年,常州无锡冲击县衙的“贼众”,高达整整5000人!
你看不出他们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只看得出他们跟着迫害自己的地主阶级去反抗另一群迫害自己的封建官僚。
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最终是万恶的朝廷夺走了自己的粮。
总结起来,便是这句话:“没有一个社会集团比拥有土地的农民更保守,也没有一个社会集团比几乎无地可耕或需缴高昂地租的农民更革命。
当农民的朋友是工人阶级,他们组成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才具备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
朱棣突然说:“对了,这后辈,不是一直说自己在打工、要上班,是打工人吗?会不会这后辈,自以为是工人阶级?
大家觉得,这未来的工人阶级,和现下的工匠们,差距有亿点点大。
“未来那后辈,知道得可很不少。”
大家讨论了起来。
若是未来的工人阶级,都像那后辈一样,那也可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吧。这造反的,有文化人,可是很不一样的啊……
朱棣不禁看向了那几个文官,开始思考:“你们这些人,算是我的打工人吗?”杨士奇立刻下跪:“我家里占了很多田,我应该是地主阶级。”其余人鄙视这杨士奇。
但他们也纷纷下跪,按着杨士奇的话,重复一遍。这打工人,可不能随便认啊,上面都说了,打工人,造反人!
【2、豪匠冒合
这很有趣,苏松地区手工业发达,这些人已经脱离的土地的束缚,觉得打工比种地赚钱。a家里是匠户,其他人表示,请让我悄悄加入你的家庭,然后大家互相轮流使用a的匠户身份。要么去打工,要么去开店。
嗯,多少有些英国人羊吃草运动,贵族们大量侵占土地,逼的破产农民进城打工,促进工商业发展内味儿了。
残忍的说,这种人身依附的松动绝对是大好事——只有劳动力从土地上被释放出来,才有足
够的力量去工业化。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化最大的敌人是地主阶级,那群食古不化的人只喜欢用地来制约着时代的进步。】
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所以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地主阶级的衰败。那不就是在场所有人,纷纷被砍头的结局?
便是一直肖想着那快递的老朱,也感觉快递不太香了。
朱棣很纠结:“若我们要工业化,我们就要掉脑袋;可我们不工业化,我们就要被外国人嘎掉脑袋。
大家:
朱樉灵光一闪,补充道:“工业化了,我们这群地主没饭吃;不工业化了,我们的百姓没饭吃,就会把我们杀掉,让吃饱的我们,到地府继续开席……啊,死循环了吗?
老朱不得不严肃了:你们说说,咋办?文人们:……陛下,您也不用急着革自己的命。
【然而,周忱到底是一个旧时代的文人,他从小被教育着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农总是高于工的。
当他敏锐的洞察苏松地区的特殊性——他还认为,这是和全国其他地区逃亡的百姓完全不一样的危险倾向。
周忱很害怕四处乱窜的苏松百姓会带坏其他地区淳朴的人。】
别说这周忱了,老朱、朱棣,都害怕极了。原本只是觉得民风会坏。现在了解了本质,感觉脖子上的脑袋,越发的摇摇欲坠了。
【3、船居浮荡,4、军囚牵引
苏松人习惯水上讨生活,他们架着小舟一艘,冒用邻里的通关文引,往来南北两京,在人口稠密处停留。
或者拥有一技之长,就跟着那些到外地充军的人一起迁移过去,然后也在河岸边开小店
明明只有一两个人充军,可居然拖家带口一拥而上,有个驿站旁边都被造了联排的房屋啊!里头住的全是做生意的苏松人啊!当地官府居然都不问啊!
他们的小摊摆到了淮安,摆到了河间,摆到了北京!
老的老,小的小,在外吃饱穿暖,陶然无忧,压根不想回家。哎!——类似运河沿岸商业区都被苏松聪明小伙霸占了。
dpq,up看着周忱痛心疾首的样子,只想感叹勤劳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总是那么
的伟大,那么的生机勃勃。】
老朱:……
朱棣:……
他们也不禁感慨一声。
“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啊!”
接着朱棣意识到了一件事:这岂不算是南方人口主动向北发展,充实北方人口和经济,这该不会还算在我弥合南北的功绩中吧?
老朱现在看什么都可疑:“我怀疑你还对他们开了方便之门。”
【5、屯营隐占冒名顶替,混入金山卫等当军户。关于这个,此前up已经科普过,明代军户制度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爹干啥,儿子就一定要干啥。
这里还得科普,一些军户的福利比较好,出现过这种大规模冒领军籍的情况。
而金山卫这种沿海卫所更特殊的点在于——这些卫所的军户实际上在利用自己的职责之便,搞海上走私。
想象一下,你亲戚里大叔、二舅、三侄子全是巡海的官兵,你开着郑和宝船去日本经商,他们也不会举报你啊
有关部门的文书下达给卫所,你不要收容闲杂人等了!卫所当空气,我干嘛要把我亲戚赶走呢?我们要赚大钱啦!
所以藏了一大堆名为无业游民,实则跑海达人的聪明苏松人。】
“我朱元璋禁海,是目光短浅。这些国家的蛀虫,是敏锐发现商机的劳动人民。”朱元璋已经学会了阶级斗争,并娴熟的使用着阶级批判。
他恨恨道:“受不了了,郑和的船队到底什么时候组建好!我非得给他们开开眼,一两艘小舢板算个什么!
郁新犹豫道:前面说过,太子殿下和日本的贸易,带来了巨量白银,白银……嗯,宝钞不是逐渐发达的货币,那只有白银是了,所以白银也会助长那些新的土豪兼并土地,就像元朝跑海的商人总是一方巨富。
朱棣黑着脸:也就是,我的下西洋养大了他们的船?
傅友德插嘴:“以前不也提过倭寇存在和沿海居民勾结的可能性吗?财帛动人心,如果朝廷巡海查的严,他们不便走私,便会和倭寇一起破坏我们的海防,打出漏洞后继续走私。
大家惊叹:好坏啊
!
郁新:……若是不禁止民间,如何同茶马贸易般得利?
朱棣陷入了沉思:“兔朝那天津港的船和后来那些海军的样式不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官方允许的私人船只。若是咱们朝廷牵头,让他们如盐引一般花钱跟着郑和一起下西洋也不知道可不可行,不过这样一来,跟着去的人一定会变成豪富。
想跟着去的傅友德、李景隆等人,星星眼。太子殿下!既然总要有人富起来,让我们自己人先富起来,岂不是好!
【6、邻境蔽匿
苏松人跑到隔壁县去开荒新田,或者搬家了。他们比较好动嘛!
可是朝廷的基层不够,计算能力跟不上啊,他们的黄册哪里能够人口普查的那么快,于是落后的统计数据影响到了税收。
7、僧道诱骗
这个没啥好说的,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跟着和尚道士骗吃骗喝。普通的懒汉会被官府锁定,当僧道可以正大光明的摆烂。
基于这些情况,周忱从两税法里得到了灵感,创立了平米法,它是未来一条鞭法的雏形,自然也影响到了摊丁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