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谣言漫天的情况下,即使宋军那边拿到了真的情报,心里大概率也得嘀咕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
虽然这么一嘀咕,不一定能为李家带来多大的优势。
但也没坏处不是吗
但是,令李崇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刻意放出来的那些劲爆的谣言的热度。
竟然被一则看似有些靠谱的谣言给压了下去。
而那条看似有些靠谱的谣言,就是现在万安盛所听到的这一条。
白沙岛内讧,孙冯二人身死,其部属离开白沙岛,李家船队损失惨重的消息。
这么一条看起来似乎挺靠谱的谣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在万口传颂之下,变成了所谓的“真相”。
因为,相信这则谣言的人实在太多了。
以至于哪怕是真的消息被放出来,也会有无数人站出来反驳批判。
然后,真相也就变成了“谣言”,谣言也就变成了“真相”。
李崇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敏锐的抓到了关键。
他琢磨着,自己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这则被太多人当成“真相”的谣言,来布置一下战术。
为接下来自家面临大宋水师的围剿争取更多的优势。
……
第二日,天刚亮。
大宋广州水师大营内便有袅袅炊烟升起。
伙头兵们早早的便开始忙活了起来,为全军上下准备早食。
等到日上三竿,早食便已经备好了。
一个个宋军将士离开了帐篷,排队领起了早食。
稀到能数得清米粒的稀粥,掺着草根树皮以及麸子的死面饼子,以及一人一块发黑的咸菜……
食物不算太好,但在这个时代却也不能算差。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吃不饱,只是勉强饿不死的时代,宋军的伙食还是在水平线以上的。
王二抱着婉,唏哩呼噜的喝着热粥。
一边喝粥,一边大口的啃着死面饼子,不时的咬一口咸菜增加些咸味。
食物很粗劣,但王二却是吃的津津有味。
因为,平常时候他吃的比现在还要差。
甚至由于朝廷的欠饷,三天饿九顿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一旁的其余人也都是这幅模样,大口大口的吃着食物,一个个好似饿死鬼转世,拼命的往肚子里塞。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今天就要开拔出征,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知道死的会是哪个。
现在这一顿,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顿,自然是要吃的饱饱的,能吃多少吃多少。
哪怕是死,也能做一个饱死鬼。
万安盛带着人巡视军营,做着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他现在没办法给弟兄们下发开拔费,但在开拔之前,尽量让弟兄们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宋军上下吃完了早食,然后便开始在校场上集结点卯。
广州水师全军上下,共计水兵三千人全部集结完毕。
除此之外,便是厢军两千人也是抵达了校场。
这两千厢军是用于登陆战的,而三千水兵中,大多数人也都拥有一定的陆战能力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水兵,说白了也就是会操船的步兵,仅此而已。
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在全军点卯完毕之后,万安盛和张勋下令大军出征。
一队队宋军开始按照不同的编制登船,一条条大小船只缓缓驶出了码头。
他们在珠江入海口附近完成了集结,然后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海上的白沙岛而去。
……
白沙岛,码头。
李崇站在码头,观看着自家船队的操练。
一大一小的两条船只漂泊在海面上,随着风浪的涌动而不时的晃动。
数十名李家的水手站在小船甲板上,不断的练习着站立在不稳定平台上,向大船投掷震天雷的技巧。
因为和宋军的战船比起来,李家的船只普遍要小上一圈。
如此练习,也算是模拟贴合实战。
一枚枚和震天雷大小相近,重量相仿的石块漫天飞舞,不断的向着对方的船只投掷而去。
虽然这些水手现在投掷仅仅只是石块,但点燃引线,以及计算引线燃烧速度的动作依旧要表现出来。
细节决定成败,李崇可不希望这些水手等到了战场上,因为扔石头扔习惯了,直接把没点燃的震天雷给扔到宋军船上去。
那属实是有些搞人心态。
除去对震天雷的模拟练习之外,还有好几条船只在练习万人敌的使用。
将万人敌通过投石机投掷到敌人的船只上,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算是不说海上风浪使得射击平台摇晃,而产生的影响。
光是投石机本身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众所周知,投石机这玩意的准头和举枪过头顶的信仰射击差不多,完全约等于没有。
能不能打中基本上是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命中率,也只能是在战前多加练习。
顺带摸索一下最佳射击距离。
伴随着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投石机上弦完毕。
随着击锤被敲动,下一瞬间,抛杆甩动,将一枚石头给投掷了出去。
向着几十米外的那条船只的侧舷投掷而去。
下一瞬间,石块落水,发出噗通一声巨响,溅射起了大量的水花。
情况很明显,未能命中。
李崇有些失望的收回了视线,对一旁的马秋说道。
“记录一下,距离五十米的情况下,投石机的命中率大概只有三成。”
这说的还是命中整个船体的命中率,而非命中船体特定部位的命中率,否则只会更低。
马秋点头,然后拿出一只炭笔,开始在白纸上做记录。
炭笔这玩意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制造门槛其实并不高。
早在东晋时期,中国的医学家葛洪就已经发明了炭笔。
制造方法也很简单,将较细的柳条烧制炭化,然后用荷叶包裹,这就是最初时的炭笔。
炭笔在民间的应用有很多,只是由于写出来的字缺乏艺术,是故一直没能取代毛笔的地位。
最多也就算是毛笔的一种补充。
在马秋记录完毕之后,李崇开口吩咐道。
“传令下去,将距离拉近到四十米,然后继续实验!”
李崇的目的很简单,他要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计算出投石机的最佳投掷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