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源顿时陷入了一种奇异的修炼状态之中,一股极为玄妙莫测的力量开始进入秋源的周围附近徘徊,而现在,秋源主要的就是当把这个玄妙莫测的力量给吸收。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秋源的鼻息也是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说静功在道家修炼总炼之中的重要性。
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基础的起手功法。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
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当然在修炼,道家无需讲究太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身静,身静就是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这一点一些入门级道家都可以做到,做到那一点,突破下茅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要突破到中茅,就需要做到心静。
秋源因为有些系统的强力Bug,所以轻松突破完美级,但是心境上的确实是还没有达到。何谓心静,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
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而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而现在在这种悄无声息的状态之中,秋源就已经轻轻的破开了心静的大门,在这一刻,秋源的心中是无喜无悲的,一切都是平常心。
当然在心静之上还有一个意静。意静,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因此要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
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修炼静功,最多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
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中华道家功法之高妙。
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
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有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
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
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
身静如果说是可以达到入门级和下茅境界,那么心静就是中茅境界乃至上茅境界。
所以,这一刻秋源的静功已然突破入心静这一层次,无疑是让他对于这次突破的把握大了很多,而且这也是他第一次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突破。
入门级并不能算,因为只要是用心学,人人都可以做到,而之后的下茅境界还有中茅境界,那都是借助着系统的逆天之力,并不能算是自己的修炼,虽然说也是能够如挥臂使,但是心中总归还是有一点遗憾的。
毕竟,之前天地灵气不足以修炼到更高级别,所以这一件事自然是无法避免,只能够靠上系统,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来到了天地灵气可以说是很丰富的地步,而且他还筹划了王朝运势,再不自己去修炼一下,那简直就是说明自己的心态确实有问题。
这股奇异的力量附带着天地灵气进入秋源的体内,秋源能够深刻的感觉到他的身体变化,脉络之中一股股的波动就如同大河冲撞一般,在所有的神经之中流淌。
丝丝的杂质也是从秋源的体内再一次开始逐渐排出,秋源感觉自己犹如像是寒冷的冬天之中,突然之间跳进了一处天然温泉之中,舒爽无比。
随着这一股股的如同液体似的波动的感觉,秋源感觉自己正在像一坨失水的海绵一般,贪婪的吸收着这源源不断涌进来的天地灵气。
“哦~~~”
突然之间,秋源就感觉到了一股非常舒爽的感觉传了过来,然后情不自禁的叫了出来。
犹如碰到了什么g点一样,突然间的如同海水般浪潮的g点直接触发,来的是如此的猝不及防。
秋源闭上眼睛,深深地感受着这股波动和身体内的奇异感觉。
“这……就是上茅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