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数千里奔袭
达札赞跟着几百人热闹闹的大干起来,牧民们在草原上放牧时,都是住帐篷,通常以牛羊皮制成,比较大气,而宋军以前的营帐都以粗布为主,配以毛毡,质量和耐用性不如这些牧民们。
现场的营帐都是牛羊皮制的,没办法,叠州这边太富了,有的是牛羊,叠州城的牧民就在四周养了几十万头,加上每年与其他牧民们的交易和贵族们的进贡,这里现在是大宋最大的牛羊皮产地,为此,孟珙已经在按赵与芮要求,在凤翔城设皮甲制造点,实在是多到用不完,只能用来大量打造皮甲。
这边的牛羊肉也是源源不断从四川提供到大宋其他地方。
而且达札赞发现宋军营帐可以拆分成五块,分别是四周和头顶,可以分给五个人携带,非常方便,上面的一块最大,可以覆盖四周四块,用以防雨。
等他们把营帐搭起来,每十人一组安排个营帐,每五十人会有两个宋军为队长,副队长。
另每组中选一人为小队长,达札赞运气不错,这次被指派为小队长,每月多五百文钱,四周顿时一片羡慕之色,这把达札赞给激动的。
除了大型营帐,宋军又从马车拿出个人帐蓬,每人发了一个。
这玩意类似于睡袋,正是学自蒙军,但宋军的质量更好,内外两层,可以反过来睡。
现在九月份,天热可以不用,也可以用里面粗布的一面。
另一面是经过处理的牦牛皮,上面还缝了层羊毡(羊毛压制),到了冬天翻过来,睡里面就比较暖和。
而且还有头罩,冬天睡觉时,只露两只眼睛和嘴巴在外面,保暖效果超好。
这小帐篷卷起来一米长,重量约十斤,背背上可以,挂马背上也行,相当便捷。
有了牛皮睡袋加营帐,就不用带被子了,再冷就盖上自己的衣服就可以。
宋军发物资的时候让他们保管好,回来后要收回的。
同时每人还发弓,有步弓和骑弓两种规模,自己任选。
大部份人选了骑弓,达札赞说自己有,没有选宋人的弓,但他看宋人的弓,确实造的比较精良,有点眼红。
但宋人的骑弓普遍八斗左右,不够他用。
步弓有一石以上的,他觉得太长,不适合带马背上。
不过宋人的重箭他是要的,比他们自己制的箭好多了,每人先分配到二十支重箭。
营地里还有叠州城里来的吐蕃族人,专门为他们做饭。
当天他们就开始住在这边,而且距离他们几里外还有其他营地,应该是每五百人左右一个营,统一在这边训练生活。
宋军伙食不错,至少比他们家里的要好,吐蕃人不缺肉,但缺味道。
精盐和白糖这么贵,也不是每天都能吃的起,这边宋人就舍得放,精盐和白糖不缺,吃起来比家里有味道多了。
接着宋人就开始给他们训练和上课。
很快达札赞就知道自己后面要干什么,听起来就是帮忙运输的民夫。
他们到时每人会带三头骆驼,自己骑一头,负责照看牵引另两头,所有人带来的战马集中留在营里,由其余的人帮忙带着走。
三头骆驼里,一头单峰骆驼,两头双峰骆驼。
骆驼分单峰和双峰,单峰骆驼是从大食引进的品种,亚洲这边的品种以双峰为主。
单峰骆驼适合骑乘,如果只带人的话,日行能达一百公里,像骑兵似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双峰适合负重,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
以单峰骆驼来算,如果还要负重,走短途的话,连人带货不能超过一百五十公斤,走长途如果休息时间不够,还得减少。
他们这波吐蕃人基本无甲,人重算八十公斤已经是比较重的,最多还能带七十公斤的货物。(当然,这会宋人不是说公斤,这里表述用公斤)
只带人的单峰骆驼日行可达百公里,但因为要带大量的货物,所以宋军要求比较低,每天大概只走十小时,控制在日行六十里,因为前期单峰骆驼也带物资,他们民夫们可能需要步行。
等有些物资用完,民夫们可以骑在骆驼上,同时降低单峰骆驼的负重,就可以提升速度,到时日行有望达到一百里。
他们每人还会带两头双峰骆驼,双峰骆驼负重较高,负重最高可达两百公斤。
当然,无论是单峰还是双峰,宋人的要求都不会超过这个数据,只会降低,因为要保证骆驼的体力。
达札赞听到后面非常佩服,宋人把时间、数据、负重都说的清清楚楚,这证明在前几年的时间里,已经经过大量的试验。
达札赞自己默默算了算,除掉自己体重和个人物资,他们每人带三头骆驼,大概可以带四百五-——五百公斤左右的物资。
他们全营五百多人,能带二十五万公斤物资,当然,宋人要求比较低,要保证骆驼体力,全营大概会带二十万公斤物资。
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宋军以前在用马车,一辆马车要四匹马,好几个人,马车只能运一千斤货物。
而四匹运输马分开背负,每匹马可负重三百斤,四匹马能负重一千两百斤。
但为什么宋军宁愿用马拉马车,也不用马负重这么多,就是因为很多东西马背不好装,只能用马车装。
所以宋军以马车负重时,四匹马加一辆车再加几个人,总共能带的货物不到两千斤。
现在一个人三头骆驼,就能带一千斤,在人力和物力上节省很多,而且马需要草料,骆驼不喝水可以坚持半个月,不吃东西可以坚持一个月,戈壁也好,草原也好,荒漠也好,都有骆驼爱吃的东西,战马到了这些地方不不行,很多草料也不能吃。
所以宋军到时只会带少量的骆驼草料,其余沿路可以补给,也可以坚持。
达札赞开始以为只是上课,不料第二天清晨很早被叫起来,然后被宋人召集一起跑步,说是提升身体素质。
五百多人一起慢跑,包括赵小天在内有十几个宋军陪他们一起跑,众人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
跑完步后,稍微休息片刻,宋军又叫他们站在原地,不许动。
赵小天说是练纪律,以后不叫动,不能乱动。
前几天是一刻钟一站,然后慢慢加到两刻钟,十几天后,他们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有几天下雨,同样在雨中站着,当然,宋军赵小天他们跟他们一起,达札赞这批牧民们也只好跟着站。
中间宋军有时会找来骆驼,教他们搭建负重栏。
以木头和毛皮为框,宋人建了两个负重栏绑在骆驼两侧,可以整齐的堆放物资。
这样他们每天都重复着差不多的生活,早上起来跑步,然后练纪律,基本都是站着,解散,集合,分开,非常简单。
下午是休息时间,宋军带来了皮球,教他们踢球,有人不玩,也有很多人玩的一头劲,达札赞也喜欢上,经常加入。
晚上天黑前还会跑步,等吃过晚饭,天黑之后就要步行一个时辰,据说是为了练夜间行军。
练了一个月后,达札赞明显感觉到五百人纪律好了很多。
刚来的时候乱哄哄的,叫集合还得半天集合起来。
现在宋军一叫集合,全场哗啦啦小跑起来,一会功夫就集合好了。
他们能轻松的站半个时辰,晚上还能走一个时辰。
此时宋军也没说后面要干什么,他们就一直在营中呆着,每天伙食不错,每十天发一次钱。
大伙最喜欢发钱,发完钱后可以十人一组去叠州城买物资,每天轮流去三组,有人会去,也有人不去,存着钱以后一起换购。
第二个月开始,宋军在营制做了台球,大伙也高高兴兴玩了起来,并且纪律训练也减少了,因为宋军要求不高,就是要他们听话和动作快点,现在练了一个月,基本也能能达到宋军要求了。
他们在这边集合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吃,训练,玩,有时上上课,被洗洗脑,生活相对比较轻松。
过年前,所有人全部放回家过年,五天后集合,宋人表示,如果过时不来就算了。
众人高兴的把所有工钱到叠州城里换了各种物资,然后纷纷回家。
达札赞估计过完年后,有人会不来的。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过完年后,他们全营五百人陆续回来集合,虽然有人晚了两天,但也来到营。
后来他们听到赵小天私下的消息,宋军这次共招募了一万民夫,分二十个营,过完年后没来的只有八个人,其余全来了。
这时已经进入宝庆八年(1332年),中原的窝阔台正带兵撤出金国,回到河北。
达札赞他们又在各自营中呆了半个月,中间陆续有马车送来木材布料和工具,应该为出征在准备。
正月十五一过,突然有天一大早外面吹起了集合的号角声。
达札赞在营里呆了几个月,条件反射赶紧穿衣,起身冲出去集合。
大伙效率挺快,不一会就全部到了外面。
只见远处地平线上,大量的骆驼和马车纷纷来到这边。
宋军运来很多物货,大部份是马车和马拖来的。
他们要把马车上的物资卸下,然后装到骆驼身上。
很显然,宋军后面要走的地方,不适合马车,只能用骆驼。
达札赞再次感觉自己运气不错。
他和同队的阿赞比跳上一辆马车,只见马车里整齐排着一个个用竹片制成的筒状物,两人一人抱了一筒下马车,感觉有些沉,他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但又不敢打开。
倒是赵小天正好也走了过来:“达札赞,过来。”
<div class="contentadv"> 达札赞赶紧抱着竹筒过去。
“打开看看。”赵小天道。
“好勒。”达札赞抱起来左右找了找,中间有个卡扣,轻轻一板,叭,近一米多长的竹筒一分为二,叭叭,掉出一大堆东西。
“啊哟,都是箭啊。”达札赞这下看清楚,里面放的都是羽箭。
羽箭有四捆在里面,每捆二十五支,两捆箭头对箭头交错放。
“这是步弓的箭。”赵小天叫起来:“一捆是一百支。”
“从第一小队开始,先装步弓的箭,每个双峰骆驼先装十筒。”
达札赞正是第一小队队长,他立刻听明白了,带着人开始干活。
他们每人是三头,一小队就是三十头,大伙先找来三十头骆驼,达札赞专门找比较健壮的,负重会更多,同样的重量,走起来会更轻松。
接着就要用之前送来的材料,在骆砣两侧编造负重框(篮)。
这负重框大概重二十斤左右,架在骆背上。
接着左右各先放五筒箭,每头双峰骆驼是带了一千支箭,他们小队十人二十头双峰骆驼,共带了两万支重箭。
全营五百人,有一半带的都是有羽的重箭,其中还有一半带了的是神臂弓和强弩的箭,这些箭小,且没有羽毛。
全营共带了一千七百头骆驼,大概有一百多头骆驼是没什么负重,按达札赞的理解,应该是为了备用,替换将来受伤和生病的骆驼。
全部安装好后,他们这营五百多人,一千七百多骆驼,一共带了五十万支羽箭,近七十万支神臂弓和强弩的箭。
达札赞自己三头骆驼每头带了一千支步箭。
宋军的重箭原本重达一百二十克,后来发现蒙军和金军的甲胄不行,绝大部份都是轻甲,就算是来自西方的锁甲也挡不住宋军的箭。
现在已经降到一百克重,依然拥有强大的破甲力。
而神臂弓和强弩的箭更轻。
这样算下来,每头双峰骆驼的负重才一百七十斤左右,与它们实际负重还差很多。
这时就要加上他们的个人物资,包括水袋,睡袋,十人营帐,拆成五块给五个人带,这些东西并不重,加起来才二三十斤,全营还另外多带了十个营帐,主要是存放物资时,用来避雨用的。
接着后面的马车又往前来,他们开始拿食物。
食物还是以干粮为主,也有奶酪,还有他们很少见到的干菜。
达札赞有两头双峰骆驼距离两百公斤的负重还差很多,但他们也不能乱装物资。
先按宋军要求,每人的骆驼还要再装肉干六十斤,干饼三十斤,干菜十斤,精米五十斤,白糖,精盐各十斤,奶酪十斤,每个骆驼都要带一个十斤的水袋,和二十斤骆驼吃的草料。
每个小队还要带三个铁锅。
这里加起来约有两百斤,分摊到三个骆驼身上。
其中单峰骆驼用来骑乘的,达札赞他们只装了五十斤,另外的再分摊到双峰骆驼身上。
装完后,大伙都看看自己骆驼的状态,如果有不好的骆驼,要及时换掉。
最后每人被要求拿三十斤煤炭,放在单峰骆驼身上,这煤炭正是叠州城里挖出来的,后世叠州以盛产铁出名,藏量达亿吨,现在已经被高智耀和孟瑛挖粮仓的时候挖出来了。这边同样产出高热量无烟煤,但产量不多,只是好挖,大概只有几万吨的量,用完就没了。
这些东西装完后,达札赞三头骆驼,单峰的负重约一百斤,还可以骑个人,但宋军要求开始尽量先不要骑乘,保持骆驼体力。
后面随着消耗物资,可以把单峰骆驼上面的其他物资,再转移到双峰骆驼上,他们就可以骑乘。
达札赞感觉宋军都计算的十分周祥,一点都不浪费。
双峰骆驼这时的负重已经到三百斤出头,距离他们四百斤的负重还差好多,也有余力。
所有人装好物资后,赵小天告诉大伙,他们这个营的箭不一定会用的到,因为宋军各部自己也会带着箭。
达札赞惊讶的张着嘴,原以为自己这营要跟着宋军主力,没想到他们带的只是预备的箭支。
其他的食用物资,够他们吃三四个月。
另外每人多带两个空水袋,他们每人三头骆驼各带了一个水袋,再加两空水袋,等是一人带了五个水袋。
自己有想带的东西也可以带着,只要你的骆驼能承受。
同队的阿赞比带了好多香料,都是在叠州城换来的,这家伙是个吃货,喜欢美食。
正月十七日清晨,赵小天这营收起营帐,吃完最丰盛的一顿早饭,带着自己的骆驼,然后每人又领了十斤鲜肉,留下自己的马在营中,全军出发。
达札赞是第一小队,和前面的一个营刚出现时距离不到一百米。
此时他已经知道,宋军招募了一万民夫,分二十个营,每个营带的东西物资都不相同。
有全部带粮食的,有全部带马料的,有全部带箭的,有全部带兵甲的,还有全部带煤炭和木炭的,达札赞后来还看到有带车轮的,骆驼两边各挂着一个车轮,当时非常震憾。
因为这次的路不好走马车,宋军只带了车轮,然后到到目的地后,再打造马车。
达札赞这营还有个大旗,大旗上就写了‘个’字。
达札赞知道这个‘个’字代表了箭头。
一旦前方缺箭,很快会有宋军沿着大旗找到这里。
达札赞很好奇这次宋军出动多少人,带了多少箭,会不会用到他们营的箭。
他们于十七日上午出发,然后先往东,接着往东北方向,这一路过去,多都是山地高原,但水木不缺,这会天气很冷,但他们被要求不能用煤炭。
每天行军十小时,休息时伐木生火,就地取水,每天大概走六十里左右,算是比较慢的,主要是前期给骆驼休息时间,保持体力,而且这时他们都是步行,也无法走的更快。
正常人每小时能走十里路,快步走还能更快。
他们带着负重的骆驼,平地上每天六十里,只走十小时,休息时间也足够多。
每到一地,先把骆驼的负重卸下,让骆驼得到休息。
行军中吃饭也不是随便吃,都要按宋军要求来。
通常先取水烧煮,放少量的干菜,肉干,烧开后变的松软,夹合着干饼。
精米是给他们早餐煮粥用的,基本以肉干和干饼为主食,配合菜汤和粥汤。
出发前他们每人发了十斤鲜牛肉,因为天冷,大伙可以慢慢吃,有人吃了好几天还没吃完。
约六天后,他们来到河州附近。
河州以前属于金国,成吉思汗进攻金国时打破,在借道伐金时,窝阔台把河州还给宋廷,之后双方都没有派兵,因为河州城的百姓早被迁走了。
达札赞他们距离河州城还有两里时停下,并被要求驻营。
他们正好在个高处,能远远看到前面全是人,密密麻麻的宋军也可以看到。
达札赞应该在一万民夫的中前部,在民夫前面,就是大量宋军,所以他的位置可以看到宋军。
停驻没多久,空中就传来浓浓的血腥味。
接着赵小天找到他们:“每队带个骆驼去河州城东城门外领鲜肉。”
达札赞大喜,叫了阿赞比,两人牵着骆驼往河州城去,沿路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宋军大营,遮天敝日的战马和骆驼,宋军自己也带了很多骆驼,但更多的还是战马。
到了河州城东后,那味道更浓了,等靠近后才发现,原来有人在这里宰牛羊。
宋军应该提前很多天驱使了部份牛羊到这里来,等他们到后,开始宰牛羊,发牛羊肉。
很多宋军也过来领牛羊肉,而且明显领的比他们的多。
达札赞当然没意见,谁让他们不是宋军。
这次他们每队十人分到一百斤,还是十斤一个人。
阿赞比向宰牛的要了个牛头和牛油,那人居然同意了,二话不说递了个给他。
两人大喜,回到小队,起锅烧油,加上香料,煮了个大牛头。
当时那香味四面铺散,把赵小天也引了过来。
达札赞赶紧邀请赵小天和他们小队一起吃。
达札赞他们在河州休息了有两天,因为过了河州之后,宋军要往南,路更不好走,据说宋军还带着少量的炮,所以前面走的比较慢。
这次因为绕道数千里进西夏,中间要经过戈壁区,有些地方的路还窄,经过宋军哨骑多次试走后,所以放弃了大量马车,只用马和骆驼来拖。
骆驼拖重比战马还厉害,两头骆驼可以拖近三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