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
东非是实干派,在确定了要在沙俄挖墙脚前,就已经组织了相关人员到沙俄探路,而第一站就是俄国的大学。
沙俄是比较重视教育的,除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外,基辅,华沙等经济发达,且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高等教育实力都不错。
当然,和东非相比,沙俄的高等教育走的是典型的精英路线,大学数量极少,但这也意味着沙俄大学教学质量是比较高的,至少比东非大多数高校要强的多。
本次带队前往沙俄“淘金”的人是东非教育部副部长莱德尔和科技部副部长莫里西斯。
莱德尔说道:“俄国的教育系统和我们东非不一样,在俄国,大学是典型的贵族式教育,一般能接触到的都是权贵阶层,普通人并不多,但是对我们而言,就是要瞄准这些没有背景,没有出路的俄国大学生,如今俄国经济上萧条,势必会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没有“背景”也可能是没落贵族或者比较重视教育中产家庭,真正底层升入俄国大学的学生无疑是凤毛麟角。
莫里西斯也适时说道:“除了大学生以外,沙俄的一些重要工厂也是我们的目标,以圣彼得堡为中心,我们兵分三路,分别前往莫斯科,基辅,华沙进行招聘工作,尤其是化学工业要重点关注,目前国家急需相关领域的人才。”
莱德尔:“大学同理,对于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等理工科学生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莫里西斯:“我和莱德尔部长只会在俄国待两个月时间,在这期间,联络中心设立在圣彼得堡,当然,你们也不着急,根据政府要求,本轮人才招聘工作会是长期的,在接下至少一年时间里,你们的工作可以慢慢开展,但是我们的要求是筛选必须严格,不要把一些滥竽充数的人招进来,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我们会再进行一次考试,所以不要为了完成指标,糊弄了事。”
1900年经济危机虽然在俄国展开,但是其他国家,包括英,法,德等主要国家都会受到波及,所以莫里西斯和莱德尔两位高官随后还要到其他国家展开“挖墙脚”工作。
当然,东非在德意志地区有些较为完善的人才引入流程和组织,所以本次工作重点是非德意志地区,像比利时,荷兰,瑞典,意大利诸国都是本次东非工作的重点。
这仅仅只是东非在欧洲的布局,同时由教育部和科技部组织的另一场人才捕捞计划在美洲,重点是美国和加拿大,除此外一些非重点地区,如南美和远东地区东非也派出了工作小组。
南美和远东地区,毫无疑问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但在19世纪,只要是正常国家都会兴办一些大学和工业,并且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很多人才就业困难,就像前世印度培养的人才不少,但本国就业困难,所以到英国和美国发展一样,东非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展工作。
毕竟东非比不西欧和北美国家是事实,可除开这些国家以外,能比东非发达的地区屈指可数。
当然,东非人才招聘中的的远东地区并不是远东诸国,而是俄国的远东地区,恩斯特还不至于到远东帝国或者日本等国家挖墙脚。
被恩斯特定为“彀中计划”,取自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根据该计划,在一五计划期间,东非将从欧美引入至少上百名顶尖理工类高级人才。
……
俄国,托木斯克。
托木斯克是俄国的一座城市,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该区域属于俄国的远东区域。
毫无疑问,坐落在远东的托木斯克并不是十分繁华,毕竟这里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但其地位不可小觑,它是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教育,科学中心。
就比如沙俄著名的托木斯克帝国大学就坐落此地,也就是前世俄罗斯的托木斯克国立大学,俄罗斯四大名校之一。
托木斯克帝国大学始建于1803年,是俄国在西伯利亚开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后来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扶持下,于1888年完成升级改造,已经成为沙俄重要的学术交流中心之一,而托木斯克帝国大学只是托木斯克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之一。
“这鬼天气,如果不是来招人,我还以为被流放了呢!”东非派驻俄国远东地区的人才招聘工作组组长科威尔裹着貂皮大衣说道。
工作组成员进入托木斯克的时间已经是1900年10月,托木斯克已经进入冬天,当地冬季温度在甚至能达到零下十几度,这对于大部分国土没有冬天的的东非人而言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科威尔先生,这和流放也没有区别,现在北半球正在进入冬季,如果是欧洲温度或许还能接受,但是俄国本身就比较寒冷,更何况是托木斯克这种位于俄国腹地的地方,好在我们去的不是更东部,毕竟托木斯克的基础设施在西伯利亚已经算最完善的了。”临时组员安卡说道。
“真羡慕那些到,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大城市的同僚,虽然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很冷,但是情况总比托木斯克好的多,这里连人都少的出奇,恐怕在东非也就北部的人口密度比这里低。”科威尔说道。
安卡:“虽然俄国人口比我们东非多的多,不过他们国土也比我们大的多,所以单从人口密度上而言,东非还在俄国之上,而且分布更加均匀,东非气候最恶劣的刚果雨林和沙漠地区,人口也比俄国远东地区要强。”
科威尔看着托木斯克街头的俄国特色小木屋说道:“沙俄的国民也比我们东非要贫困的多,幸好这里木材资源比较多,要不然可怜的俄罗斯人恐怕连过冬都很难做大。”
说着他将手从手套里掏出来,对着空气挥动了一下,又赶快缩回去:“这里的空气都比东非更加干冷,生活在这里绝对是一场灾难。”
“难怪拿破仑会败给俄国人,就这种天气,如果我们不是全副武装的话,恐怕半天都受不了,也就俄罗斯人能在这种苦寒之地坚持下来,所以有大国进攻俄国,必须准备好面对恶劣的交通和气候状况。”
在科威尔口中,沙俄成了苦寒之地,而此时距离东非建设开发都不到四十年时间,从而也能反映出东非和沙俄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不同发展境遇。
安卡笑呵呵的说道:“我们身上的貂皮还是从阿拉斯加进口的,保暖效果确实不错,阿拉斯加还是当初俄国人卖给王室的,面对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貂皮确实实用舒服。”
科威尔:“也就是到俄国出差,要不然这身衣服在东非根本就没有消费市场,不过阿拉斯加距离东非太远了,如果阿拉斯加在南极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也能方便我们东非管理,并且提供一个度假游玩的地方。”
对于东非这种没有冬季的国家而言,像沙俄这种冰天雪地的气候反而成了一种资源,就像前世沙俄人喜欢到热带地区度假一样,很多东非人,尤其是东非新生代,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雪,所以产生一些向往也是常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