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指挥官判断,在中国军队右翼出现的这支“杂牌军”补充团应该是中国军队防线的一个薄弱点,决定更改进攻方向,趁夜色对中国军队右翼阵地发动突袭,争取通过第一次进攻就突破防线,之后迂回包抄正面阵地。
在日军决定发动进攻之前,补充团刚刚和171团交接完阵地,由于是夜里悄悄行动,日军对补充团的转移并不知情,所以他们进攻的重点还是放在补充团原来的阵地上,也就是现在三营九连防守的那片山坡。
徐光辉的三营一直充当预备队,没有什么参战机会,他的九连自然也是从组建开始到现在都没参加过战斗。连长博乐是扩编后上级统一安排的年轻军官,上尉军衔,和徐光辉同岁,曾经是国立南京大学的高材生,但有些看不上徐光辉的高中学历,平日里对徐光辉有些不服,倒是和邹德元关系不错。
而对于这个博连长,徐光辉也颇为头疼,博乐和邹德元一样,属于爱好纸上谈兵的人物,嘴里经常冒出一些战略眼光,战术安排之类的词汇,但实际操作问题却层出不穷。在之前整训的时候,他对邹德元负责的教育工作的兴趣甚至比安排连里官兵日常训练都要大,还给连里的官兵搞了个文化学习班。
但那时候补充团刚刚扩编,新兵老兵混杂,官兵战斗力很差,重中之重是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而不是教士兵认字。
因为这个,徐光辉和博乐进行过多次商讨甚至争吵,在发现自己无法劝服博乐之后,徐光辉干脆动用了营长的职权,下令博乐的连必须足额完成每天的训练任务,自己会随时检查。未经允许不得将文化学习班摆在训练之前,如果发现问题就上报团长军法安排,这才让博乐把重点放在军事训练上。
能让把“好说”两字当成口头禅挂嘴边的老好人徐光辉动权压人,博乐也算是个人物了。后来博乐还打算给邹德元打小报告,但碍于邹德元在补充团里没有什么权力,最后只能作罢。
这个留守原阵地的任务徐光辉原本打算交给七连,七连有很多徐光辉的旧部,无论是听命令还是战斗力,都要比九连好上一些,不过博乐为了证明自己,向徐光辉数次请战,还立了军令状,说阵地有失他提头来见,徐光辉这才把任务交到九连手里。
凌晨2点,深沉的暗夜中,一小队身穿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士兵翻出战壕,悄悄摸向九连的前沿阵地。头戴钢盔,贼眉鼠眼的清水大尉右手举着军刀,左手扶着腰间的手枪皮套,猥猥琐琐跟在队伍后面。
清水大尉带上了自己唯一完整的第三小队,担任进攻的前锋,临时调来的两个满编中队在后方待命,随时准备支援清水大尉。
“这是我们雪耻的一战!”在出发前,清水大尉对自己的部下这样说道,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让他的部队打前锋,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惩罚罢了。
出了战壕,踩上白天激烈交战过的焦黑土地,清水大尉心里没由得升起一丝不适,似乎不久以后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箭在弦上,清水大尉还是扶了扶头盔,跟上了进攻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