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哥接到秦州府的信后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现在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党项的将军接替庞万春。他是真的有点后怕,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种师道全歼萧合哒的消息。现在他们孤军处于京兆府的坚城之下,如果秦州府庞万春真的投降了种师道,拿自己的数万大军真的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石宝也接到了方杰的信,他早就预料到方腊会失败。只是没想到失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如果起义军能够坚持一两个月,那西北的大事就定了。他对方杰在信中提到的在秦州自立为王的注意完全不赞同,他觉得方杰的注意连异想天开都算不上,充其量只算是糊涂蛋在犯浑蛋而已。不过方杰的对于“趁火打劫”的想法他倒是赞同,但是要想“趁火打劫”就要让西北燃起“大火”,这火越乱越大越好。就在石宝琢磨怎么搅乱西北局势的时候,察哥的亲兵来传话说是请石宝道中军大帐议事。
石宝来到中军大帐,见西夏军中诸位将领都到了。晋王察哥军中而坐,看到石宝进来来了道“石军师,还多亏你那个兄弟庞万春没有受到种师道的蛊惑,否则我军将陷入重围。如今东征两月犹豫,士兵死伤过万,萧合哒不知所踪,所掳掠的财物人口尽皆丢失,仅仅得得孤城一座。如今我军进退维谷,请各位商议一下如何应对。”
李世辅一心只想打仗为哥哥报仇,他道“如今我军主力尚在,切不可轻言班师,应该率主力重返延安府,与西军决一死战。胜之则陕西诸路平也?”
李世辅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武将的支撑,这些将官就在大帐下乱七八糟的说了起来。察哥是西夏李乾顺的胞弟,从小跟哥哥一起读书,只是察哥偏好兵书战策,而李乾顺爱读治国安邦的儒家经典,二人成年后都学成了一身本领。这些年,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把西夏国治理的欣欣向荣。他们兄弟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横龙川一战,丢到了对陇右之地的控制。
因此,察哥从心里也是想跟种师道大战一场,报横龙川之仇。如果西军主力在渭州或者京兆府,察哥会毫不犹豫的率兵扑上去。可是现在不一样,如今他们事延安府南下600里,又在京兆府攻城10几日,寸功未立。如果再北返600里去延安,那这士兵的士气不说,就是以这种疲惫之师去迎战种师道能否取胜也不好说。
察哥看着诸将都吵吵着要北上,他却暗自的下定了决心决定西返。如果现在要是返回西夏国也算是获胜,起码还得了一座府城。石宝看着察哥沉思,就猜到了察哥又带兵回国的意思,但是他还是想把着西北的水搅浑,然后从中谋利。于是他不动声色的微闭双目,摇着羽扇在哪里装模做样。
察哥非常讨厌这个石宝的样子,但是这个汉人确实有些鬼主意。当场拿下秦州的时候,石宝就建议先打京兆府,结果自己不听直接去攻打了延安府。在延安府接到圣旨的时候石宝也是建议先打下延安府在行南下,可是自己还是不听,结果造成了如此的困境。于是他这回倒是想听听石宝的意见了。
察哥对众人喝道“都闭嘴,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听听军师的有何高见。”
石宝此时睁开了双眼,道“如今摆在我军面前的无非就是两条道,一条事北上与西军硬拼,但是我军往返路程遥远,必成疲惫之师,还有粮草之忧,贸然北上必是一场苦战。另一条就是西返回国,如果西返虽得秦州,但损兵过万,也是等不尝试。”
李世辅不耐烦的道“你这穷酸,都到了秋天了,还扇扇子,真是讨厌,有屁快放。”
石宝笑道“李将军说道都到了秋天了,这句话妙啊。我就以此跟咱们西夏大军找到了第三条路。”
“奥”,察哥来了兴趣,“快快说来。”
石宝道“诸位请想,如果当初我军攻下延安府此时该如何。”
李世辅怒道“当时我大皇帝旨意以下,全军南下破西军擒拿林冲,你对我国皇帝陛下的圣旨还有疑问吗?”
察哥似乎明白了一些道“军师的意思事我军现在全力攻打京兆府,逼种师道南下。”
石宝道“晋王殿下英明。不过京兆府城高池深,即使我军费力攻击取下城池也要损兵折将。那时种师道大兵南下,我军也要疲于应付。”
察哥也疑惑了,道“那攻又不行,撤也不好,如之奈何?”
石宝道“此时正是秋天,庄家即将成熟。着京兆府自古处于关中平原,自汉唐来都说产粮之地。这宋廷最重粮食,我军可以暂停攻打京兆府,到四处收割粮食。如今攻打京兆府10多天,京兆府的西军并没有火器,想必不是西军主力。我军收割粮食,如果他们不管,我军可以避免缺粮之苦,而京兆府明年必遭粮荒,如此我军西返,明年再来进攻也可事半功倍。如果京兆发士兵出得城池,我军正好趁机在野外消灭主力占领京兆府。”
李世辅听出点门道来了,笑道“你这个穷酸倒是有些门道,不过如果我军抢粮之时,西军南下又如何。”
石宝道“李将军多虑了,我们如此安排就是要逼种师道南下。如果西军大举南下,则彼成疲惫之师,我则养精蓄锐,攻守之势易也!”
察哥拍手称赞道“此计神妙。明日起到京兆府周围收割粮食,不能收割的就烧掉,百姓手里的粮草也要征集,我倒要看看种师道是否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