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三国演义话枭雄
称霸一方有英名2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袁本初大义来主盟-袁绍2)
1、废汉帝陈留为皇一节。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
2、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书略曰:
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拔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罗贯中写出了,袁绍怀报国之心,誓除国贼。亦当世之英雄也。
3、发矫诏诸镇应曹公一节。曹操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集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诸路军马,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共十八路诸侯,投洛阳来。
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众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盟誓。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众扶绍升帐而坐。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尊守,勿得违犯。”
众皆曰:“惟命是听。”
罗贯中写出了,袁绍秉一时之大义,被推为盟主,歃血为盟,大义凛然,亦英雄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