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听到凤姐派人来找她,心中有些疑惑。她问道:“何事如此紧急我被大奶奶拉住说话,并未逃走,为何接连派人来找我!”那丫头说道:“这并非我的主意,姑娘这话自己和奶奶说去!”平儿啐道:“罢了,你们越发得寸进尺了!”说着走来,只见凤姐儿不在屋内。
忽然看见上次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和板儿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儿、倭瓜以及一些野菜。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
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候。早就要来请姑奶奶安好,因为庄家忙碌。今年好不容易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第一批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最好的部分,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心意。”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坐下后,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下,命小丫头子倒茶去。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平儿笑道:“可不是我本不喝,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两盅,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喝呢,又没人让我,明日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或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张材家的道:“要是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吃的话,只怕还不够。”
平儿道:“哪里都能吃到不过都是有名望的人吃两个而已。那些普通人也有摸到的,也有摸不到的。”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加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平儿听了刘姥姥的话,心中感慨万分。她深知这些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却也看到了他们淳朴善良、勤劳节俭的品质。
平儿好奇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已经见过奶奶了”刘姥姥点点头,回答道:“是的,她叫我们在这里等着。”说着,她又往窗外看了看天气,接着说:“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如果出不了城,那就太糟糕了。”周瑞家的主动说:“我先去替你们看看情况。”说完,她就径直离开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上带着笑意说:“姥姥真是有福气啊,竟然遇到了这两个人!”平儿和其他人都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周瑞家的笑着说:“二奶奶现在正在老太太那里呢。我刚才悄悄地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回家了,但恐怕晚了就赶不出城去了。’二奶奶说:‘她大老远地来了,还扛了这么多东西。既然晚了,就让她住一晚,明天再走吧。’这不是正好投上了二奶奶的缘吗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老太太也听到了这件事,她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就把情况解释清楚了。老太太又说:‘我正想找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家聊聊天,请她过来见见吧。’这不就是意想不到的缘分吗”说完,她催促刘姥姥赶快下去去见老太太。
刘姥姥有些尴尬地说:“我这模样,怎么能见得人呢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带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有两个又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道:“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着,等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得”
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量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日住儿去了,二爷偏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做了情了。你今日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
平儿道:“明日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他那剩的利钱,明日要还不交来,奶奶不要了,索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一声便离去了。
平儿和其他姐妹们一起来到贾母的房中,大观园里的姐妹们都在贾母面前恭敬地侍奉着。刘姥姥走进房间,只见满屋子都是珠光宝气,花枝招展的景象,她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装饰是属于谁的。她看到一张榻上斜躺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穿着纱罗衣服的美人般的丫鬟正在为老婆婆捶腿,而凤姐儿则站在那里和其他人谈笑风生。
刘姥姥立刻意识到这位老婆婆就是贾母,于是她急忙上前陪着笑脸,向贾母行了几个拜礼,口中说道:“请老寿星安好。”贾母也急忙欠身回礼,并命周瑞家的端过一把椅子让刘姥姥坐下来。然而,板儿仍然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问候贾母。
贾母,一位年迈的贵妇人,看着刘姥姥,微笑着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起身,恭敬地回答:“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听后,感叹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个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她笑着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这么着,那些庄家活也没人做了。”贾母听后,深深地点了点头,说:“眼睛牙齿还好”刘姥姥答道:“还都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听后,叹了口气,说:“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记不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话,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酸楚,她笑着说:“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不能。”贾母听后,摇了摇头,说:“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贾母,这个家中的长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开口说道:“我刚才听凤哥儿说,你带了许多新鲜的瓜菜来。我立刻让他去收拾,准备烹饪。我一直想尝尝那些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外面买的总没有你们自家种的那么新鲜美味。”
刘姥姥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答道:“这些都是我们乡下的野味,只是吃个新鲜罢了。其实我们更想吃些鱼肉,但实在是买不起。”
贾母听了,又接着说:“既然我们今天已经认了亲,你就别空着手回去。如果你不嫌弃我这里,就多住一两天再走。我们家也有个小园子,园子里种满了各种果子,你明天可以尝尝看,带些回家,也算是来看亲戚的礼物。”
凤姐儿看到贾母对刘姥姥这么喜欢,也赶紧留她:“我们这里虽然不像你们的田地那么大,但还有两间空屋子。你可以住上两天,把你那里的新闻故事讲给我们老太太听听。”
贾母听了凤姐儿的话,笑着说:“凤丫头,你别拿他开玩笑。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哪里受得了你的打趣”说完,她又命人去先抓些果子给板儿吃。
板儿看到这么多人,有些害羞,不敢吃。贾母又命人给他一些钱,让小孩子们带他去外面玩。
刘姥姥喝完茶后,便开始向贾母讲述她在乡村中所见所闻的各种事情。贾母听得津津有味,越发觉得这个乡下老太太有趣。
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给刘姥姥吃。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去挑了两件随常的衣裳,叫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
在晚餐的准备过程中,凤姐儿特意安排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以表达对刘姥姥的尊重和热情款待。她亲自挑选了一些贾母最喜欢的菜品,并嘱咐厨房精心烹制。这些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寓意吉祥,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当刘姥姥换好衣服后,她感到有些不自在,因为这样的待遇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奢华了。然而,她也明白这是凤姐儿和贾母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她心怀感激地坐到了贾母的榻前。
此时,宝玉和姐妹们也在场,他们都对刘姥姥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从未听过这样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刘姥姥的话语中蕴含着智慧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受益匪浅。
宝玉姐妹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他们觉得刘姥姥的故事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要精彩动人。这些故事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整个晚餐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刘姥姥的故事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话题,每个人都争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个晚上,不仅是一次美食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启迪。
刘姥姥,虽然她来自一个偏远的村庄,但她天生就有一种独特的见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在世间的种种经历使她变得更加聪明和机智。当她看到贾母高兴的样子,以及那些哥儿姐儿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她讲故事时,她便开始编造一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刘姥姥开始讲述:“在我们那个村庄里,我们每天都要忙着种地、种菜。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里雨里,我们都在地里辛勤劳作,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每天都是在那片土地上度过,就像在马凉亭里歇脚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奇怪事情。”
她继续说道:“就像去年冬天,连续下了几天大雪,地上的积雪厚达三四尺。有一天早晨,我还没走出屋子,就听到外面柴草发出的声音。我猜想一定是有人来偷柴草了。于是,我靠近窗户往外一看,却发现那个人并不是我们村里的人。”
贾母听了刘姥姥的话,猜测道:“也许是路过的客人觉得冷了,看到有现成的柴火,就拿来烤火取暖吧。”
刘姥姥笑着摇头说:“也不是客人,所以我说这件事情很奇怪。老寿星你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她的头发光滑亮泽,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袄子和一条白色的绫子裙子。”
就在刘姥姥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人们的喧闹声。有人说:“别吓唬老太太!”贾母和其他人都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丫鬟赶紧回答:“南院子的马棚着火了。不过没关系,已经把火扑灭了。”
贾母一向胆小,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起身扶着人走到廊上去看。只见东南角上的火光还在闪烁。贾母吓得连忙念佛祈祷,又急忙命令人去火神前烧香祈求平安。王夫人和其他人也纷纷过来请安,告诉贾母:“火已经被扑灭了,老太太请放心进去吧。”
贾母坐在火炉旁,眼睛紧盯着火光渐渐熄灭。直到火焰完全消失,她才站起身来,领着众人走进屋内。宝玉立刻好奇地询问刘姥姥:“那个女孩在大雪天里为什么要抽柴火如果冻出病来怎么办”贾母叹了口气说:“就是因为刚才提到抽柴火,才惹出了这些事情。你还问什么呢别再提这个了,我们换个话题吧。”宝玉听后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也只好作罢。
刘姥姥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道:“我们庄子东边的那个村庄里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她每天都吃斋念佛,没想到竟然感动了观音菩萨。有一天晚上,观音菩萨托梦给她说:‘你如此虔诚,原本你应该没有后代的,但现在我已经向玉皇大帝求情,赐给你一个孙子。’原来这位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他们好不容易把孙子养到十七八岁,却不幸去世了,老奶奶哭得伤心欲绝;后来,她又真的生了一个孙子,今年才十三四岁,长得像个粉团儿一样可爱,聪明伶俐得让人惊叹不已。这些神佛的存在难道不是真实的吗”
此话恰合贾母、王夫人之心,连王夫人亦为之动容。宝玉心中只念着抽柴之事,因闷而筹划。探春询问道:“昨日扰了史大妹妹,咱们回去商议着邀一社,又还了席,也请老太太赏菊,何如”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还要摆酒还史妹妹的席,叫咱们做陪呢。等吃了老太太的,咱们再请不迟。”探春道:“越往前越冷了,老太太未必高兴。”
宝玉道:“老太太又喜欢下雨下雪的,咱们等下头场雪请老太太赏雪,不好吗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黛玉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言罢,宝钗等皆笑不可抑。
宝玉瞥了他一眼,却不发一言。待众人散去,宝玉私下里拉着刘姥姥,细细询问那姑娘的来历。刘姥姥只得编了个故事告诉他:“那是我们庄子北边的一个小祠堂,供奉的不是神佛。原本有个什么老爷──”说着,又想不起名字。
宝玉道:“不必拘泥于名姓,只告诉我原委即可。”刘姥姥道:“这位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若玉,知书达理,老爷太太宠爱有加。可惜啊!这小姐长到十七岁,因病夭折了。”
宝玉听了,惋惜不已,又问:“后来呢”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伤心欲绝,便建了那座祠堂,塑了像,派人烧香拜祭。如今岁月流转,人已不在,庙也荒废了,那泥胎竟然成了精怪。”
宝玉忙道:“不是成精,按规矩这样的人是不会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吗若不是哥儿提醒,我们还以为是成了精怪呢。他时常变成人出来闲逛,所以我才说是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里的人商量着还要拿榔头砸他呢。”宝玉忙道:“千万别这么做!要拆了庙宇,罪过可不小!”刘姥姥道:“幸亏哥儿告诉我。明日回去,我会拦住他们的。”
宝玉道:“我们家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就连全家大小也都乐善好施,喜欢修庙塑神。我明日写个疏文,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宇修葺一新,再重塑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如何”刘姥姥道:“若能如此,我也托那小姐的福气,能有几个钱使唤了。”
宝玉又问及地名庄名,往来远近,坐落何方,刘姥姥便顺口娓娓道来。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思索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焙茗几百钱,按照刘姥姥所说的方向地名,着焙茗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作打算。
那焙茗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得如热地里的蚰蜒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焙茗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宝玉忙问:“可找着了”焙茗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坐落,不像爷听的一样,所以找了一天。找到东北角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
宝玉听说,喜得眉开眼笑,忙说道:“刘姥姥年纪大了,一时错记也是有的。你且说说你见到的。”焙茗道:“那庙门倒是朝南开,也是破烂不堪。我找得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吓得我又跑出来了──活像真的似的!”
宝玉喜得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焙茗拍手道:“那里是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这点事也干不来!”焙茗道:“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胡言乱语,信以为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磕头,怎么说我没用呢”
宝玉见他急了,忙抚慰他道:“你别急,改日闲了,你再去找。要是他哄我们呢,自然没了;要竟是有的,你岂不也积了阴德呢我必重重地赏你。”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小厮来说:“老太太屋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不知何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