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忽峍并没有因罗艺的话放下心,只是又说了一句:”你知道我为何没跟你抢这个安东都护的位置吗?
就是因为人心易变,我怕自己在这儿大权在握,权欲蒙心,最终犯下大错,牵连满门遗祸族中。
与其如此,不如回京侍奉陛下,人还是有约束才好。”
罗艺沉默片刻:“我记下了,定会时时警戒自己。
陛下那边,也请兄长帮我多言好话,我对陛下也是从无二心的。”
“话都是这么说的,子延,你让我押送十船珍宝回京,可你自己留下多少呢?”
罗艺想要辩解,张忽峍摆摆手:“看看,你现在就已经是贪欲蒙心了,你在此战中,灭尽三国王公,得到多少金银珠宝,只有你自己知道。
与大唐开战,主战方如果顺利得胜,哪怕只是一场小胜,那么便可凭此巨大的威望,彻底定夺国中的一切问题。
“梁郡王不仅是皇亲国戚,更是与国有大功,朕何能不尽哀痛。”
苏我家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可以废立国主的程度,自然是君主集权的最大阻碍。
少听那些降将表忠的话,陛下一道旨意,你就没了立足之本,没有我们自辽东城带来的精锐,那些降将能把你活撕了。”
萧铉站在皇帝身前弓腰啜泣:“陛下…。”
他不在意区区一国的朝贡,更不在意夜郎自大的小国如何,但对断绝倭国改制兴盛的机会,那是绝对乐意的。
“臣以为,还是应当防备辽东,倭国得到了许多新罗百济的贵族,应当是期盼能够夺回此地,也只有在辽东,他们才有可能长久立足。”
如果未能取胜,那么主战派就要成为平息大唐怒火的牺牲品,并且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归于唐朝麾下,暂时隐忍,吸取各种经验技术文化。
“诺。”
可见目前,倭国是有多么迫切的需要中原文化来支持他内部的改革集权、更重要的便是通过两国建交,来维护内部的稳定。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下旨:“传令沿海继续造战船,兵部筹建新水师大军。”
“诺。”
房玄龄等人也上前宽慰,好一会儿萧铉才将父亲逝世的详情禀报。
皇帝面色没有变化:“按例抚恤,不得克扣,继续精研。”
但就算是让我往少了猜,你给自己留下的,也绝对是献给陛下的数倍之多,伱觉得陛下得到这十船珍宝,是欣慰还是愤怒呢?
很快,一身重孝的萧铉入内,下拜而泣,双手上捧有一书信,显然是萧琮的临终遗表。
李建成站起身,自己岳父终究还是去了,原本以为都熬过冬季了,怎么也能在延寿一哉。
转眼都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真是令人唏嘘。
然后再想办法平息大唐的怒火,毕竟隔着一片海域,战事也大不起来。
……………
”娘娘那边尚未通知。”
工部尚书宇文儒童应道:“大有进展,只是工匠不慎,伤残累计足有数十人了。”
大唐不介入,那么倭国内部在数年之内,便一定会兴起浩大的夺权战乱,当然,更可能的便是,会将内部矛盾转嫁为外部矛盾,兴兵与大唐开战。
内容不是太长,都是萧琮对朝政的谏议,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及家族,同样没有一个字提及皇后以及太子之位。
张忽峍起身就要离去,罗艺开口问道:“兄长,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魏公特意让你敲打我的。”
只可惜这本事并未能在皇帝面前表演,因为皇帝根本没准备要接见。只是让鸿胪寺随意打发了。
这让皇帝很是欣慰,同时对自己岳丈的思念惋惜更甚:“国丈忠君体国之心可贯乎金石。”
就在皇帝与心腹商议之时,李卫快步入内奏禀:“陛下,萧世子前来报丧,梁郡王薨。”
不仅是为了所谓的尊严,更不可能是为了那些倭国百姓,主要原因便是,在内部不想鱼死网破的情况下。
“诺。”
“暂先不必通知了。”
而在都护府的另一侧,副都护乙支文德正在恭谨的站在魏征面前,作为在高句丽灭国前便领着兵马归顺的宰相,他在安东都护府的地位不低。
李建成打开遗表,笔墨不太流利,显然是勉强撑起身体书写的,确实是萧琮的笔迹。
而在洛阳,倭国在此派遣来使者请罪,主使名为犬上三田耜,一来便是恨不得将自己的头给磕碎。
当然,这样的国家重臣,勋贵至极的人物,朝廷肯定还是要派遣官员再次查一遍的,并不是儿孙张嘴一说就能草草了事。
言尽于此,我明日便启程回京了,你在辽东好自为之吧。”
房玄龄等重臣朝皇帝行礼:“陛下节哀珍重。”
皇帝叹了口气,这门亲事说起来还是炀帝为晋王时,在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后,在晋王府的酒宴上当众为他定下的。
李建成亲自上前,接过书信后搀扶自己的舅兄:“国丈离朕而去,但留有国舅辅朕,朕心稍有宽慰,盼舅兄节哀自珍,撑起门户。”
皇帝下旨道:“朕欲携皇后回返西京长安,诸司立刻筹备。”
魏征没多看,只是命他去将这个送到张公瑾手中。
魏征接过一看,上面细细的记载了某月某日,安东都护罗艺收纳了多少车架的金银,又在什么时候安排了几条船秘密回中原。
“召世子进来,皇后那边可通知了?”
“魏公,这是某记下的大体数目。”
虽然没有明说是奔丧,但显然就是这个意思,萧铉下拜连连叩首。
在问过金真平后,他又命人去寻了曾去往倭国行商的商人,仔细了解过后,就与心腹们得出结论。
张忽峍回头皱眉道:“重要吗?无论是我的意思,还是魏公的意思,难道不是为了你好?
“火炮可有进展?”
倭国使者此来不仅是为了道歉,更是带了许多的贵族子弟以及僧众,言称是希望能在大唐进学。
按理说卑不动尊,普天之下,除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是没有人值得皇帝皇后特意奔丧的。”
………………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