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树叶飘黄。
灵水河畔空前的热闹起来。
灵山消失的事传出后,有不少大胆的人前来猎奇。这些人有的独自沉思,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讨论,也有拿着堪舆之物,想破解灵山消失之谜的。
陵游避开人群,带着言蹊来到了灵水河的上源。
眼前是一马平川的景象,他来过无数次的灵山不见了,灵山山庄,灵山寺,郁离,老赵,神隐也都没了踪影。
灵山为何会消失?郁离和神隐又去了哪?郁离前日对他说他昨日会来寻他,可他等了一日也没有等到郁离,反而等来了灵山消失的异闻。
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是朝君,因着他的缘故,朝君如今也在朝中为官。朝君还告诉他,昨儿的早朝,陈太尉提起灵山一夜之间消失的事后,整个朝堂就像炸了个锅一样。
这人说是自然现象,不必理会。
那人说是地生异象给敬国的警示,应给予重视。
有猜测是神隐把灵山寺“神隐”了。
有建议皇上到灵水河上祷告天地的。
也有人提议干脆让翰林院照着“飞来峰”编个“飞走山”的故事,好堵堵百姓们的胡思乱想。
皇上听得头疼,先是问了宣王的看法,宣王说灵山消失已成现实,眼下首要之务不是追究它为何消失,而是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待,让那些乱臣贼子无法借此事大做文章,扰乱民心。
皇上听了他的话,不置可否,又问了宁王的意见。宁王则认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事不可以人之常理推断,便也不可以人之常理处之。若为堵悠悠之口,编排铺叙,强要给灵山消失寻个缘由,反有欲盖弥彰之嫌。
最后,皇上问了陆相国,陆相国只答了“静观其变”四个字。
所以朝廷对于灵山消失的这件事目前的态度便停留在“静观其变”上。
可以预料,接下来的时间里,灵山这一带若没有新情况发生,那有关灵山的一切就会被人淡忘,直至无人再提。
人都是善忘的,百姓们更是如此。更何况那天夜里既无天灾,也无地震,灵山突然间就不见了,极易让人联想到鬼神之事。
“鬼神”,是人都存几分畏忌,所以这事能到此为止,于朝廷于百姓而言都是件幸事。
陵游联想起之前神隐受伤,还有郁离似乎有所预感,跟他说要远行的事,不由得想起了郁离跟他提起过的“魔神”。
那个可化身成火龙,令千妖万魔都闻风丧胆的魔神。
真是魔神做的,那郁离和神隐还有生还的可能?
想想这熙熙扰扰的人世,存在着如此强大诡谲,不可捉摸的“非人”,作为人的陵游,发自内心地恶寒了起来。
“爹爹。”言蹊带着几分欢快的叫声打断了陵游的思路。
“你看,这山不见了,视野变得多开阔,以后老百姓们也可以在上面盖房子,种粮食……”
“你倒会往好处想。”陵游摸了摸他的脑袋苦笑道。
小孩子就是天真,就算山消失不见了,这块地变成了沃野,怕也没什么人敢在这上面安家耕种,毕竟谁也不知道灵山是谁让消失的?会不会突然间又回来?
“蹊儿,你知道吗?你郁伯伯一直就住在灵山上,如今灵山消失了,你郁伯伯也不见了,爹以后怕是都见不到他了。”陵游望着远方感慨道。
“灵山消失时,郁伯伯不一定就在山上,郁伯伯昨日不就离开灵山,到爹爹这来了嘛!”言蹊道。
他的话给了陵游一丝希望。
或许郁离真的去远行了?指不定哪一天他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又或许他厌倦了在灵山山庄修道的日子,想还俗当个算命先生,怕他笑话,所以躲着不见他。
只要没见到尸首,总该抱些期待的……
“郁兄,后会有期。”陵游郑重地对着消失的灵山做了一揖。
而后,抱着言蹊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