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认为,经典是隽永。
人们却常会将经典默认为是那些永垂不朽的诗词歌赋:如总角时便会吟咏的“床前阴月光,疑是地上霜”;年少轻狂时高喊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或是中年碌碌感慨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亦是迟暮之日喟叹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人们却常会将经典默认为是那些震古烁今的著作书本:陈醋作墨,饱含辛酸的《红楼梦》;美好破碎,灵魂不毁的《莎士比亚》;或是民族危亡时的那一声《呐喊》,亦是朗朗乾坤下的《活着》。
诚然,提及经典,一定会想起杜甫,想起贝多芬,想起海阴威……当然,经典也涵盖着事件与故事,且不论家喻户晓的史实,且不论为国为民的英迹,哪怕是那些令人贻笑大方或是怒发冲冠的见闻也是“它”的一员。
为什么隽永呢?无非是令人无法忘怀。罗翔老师说过:当你在小黄书,郭德纲相声集与莎士比亚中必须选择一本留给后人时,纵使你再喜欢看前二者,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后的那一本。因为所谓经典,便是“经得住”岁月与认知洗礼的“典章”。凡常能给不同时代,不同观念的人带去至理的,带来思索的,或带走悲伤的,往往能称为“经典”。所以隽永。隽永不仅在于人们希望它能一路传承,也在于它对人们的共载一路。
人们却……
我是一个吃货,不妨以吃来代入:冒昧地问一下,屏幕前的你能想起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吗?哦哦,原来是这。那么前天呢?大前天?如果不是记忆超凡,上个月的今天吃的是什么已经烟消云散了吧。
它们很短暂。
但你想起了人生第一次在那一家餐馆里吃了一次火锅,那次的火锅里有一道令你难以忘记的食材——是溅了一身的撒尿牛丸吗?是的,隽永。
一惊,不知不觉,回到了恍惚间。是否在想唇红齿白的少女芳华尽展的回眸?在想高考前最后一节晚课老师的脸?初入社会时拿到第一份工作的干劲十足……是的,隽永。
人生很长,也很短。记忆犹新的不少,也不多。私以为,可称之为经典。经典并不一定得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好故事。它可以是一个人深藏内心中最柔软或是最难忘的一段回忆,是哪怕高山化为沟谷,沧海涸为桑田,只要人还在世,就能闭目回味的老茶。
老茶不在乎于多少人知道它,多少人欣赏它,在于拥有它的人怎么看待。皆说,老茶,只有用沸水,才能泡出厚重余味。那么经典便是,只有用情感,才能悟出厚重余味。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
我们每个人都可隽永。
所以诞生这本书——《何追录》,追忆我过去的理想,过去的见闻。追逐我的经典,追寻我的隽永。在不知何时惘然的此刻,留下待今的笔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