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城中却是流言四起,各种说法应接不暇。
其中自然有说大将军何进病卧不起、西凉军已然入主京中两大营,董卓挟持天子独掌大权云云。
但这流言太过夸张,传者多是博人眼球的好事之徒,所信者寥寥。
不过多日来京营纷纷闭门谢客,风雨不进,倒是让流言越发坐实了几分。
当然,京中人脉复杂,大家也不是傻子,当然都通过自己的渠道询问过当夜北郊之事。
但问归问,所得却多是只鳞片爪,难以得窥全貌。
甚至有人说什么皇帝侍卫以一敌四干掉了董卓手下四员大将,将董卓收拾的服服帖帖……
大家都不是傻子,脑子烧坏了才会相信这种鬼话!
群臣本就想借着这次朝会试探究竟,却不想先是目睹了一场封官仪式。
本着“谁的获益最大谁是幕后黑手”的原则,如今那站在皇帝身边始终黑着一张脸的大汉显然是嫌疑最大的那个。
不过眼看如今统领尚书府录尚书事的袁隗都缩在一角闭口不言,老狐狸们不出头,年轻文官们自然都不敢对这旨意有所异议。
别人不说话,身为侍御史的孔融,却忍不了。
身为孔子后人、又身兼侍御使之责,以大嘴巴出名的孔文举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犯言直谏的好机会?
于是就在这尴尬的当口,一人排众而出,当先请奏。
“陛下,自先帝大行以来,朝廷封赏向来有度。如今诸位将军赏升品级得封俸禄分数应当。可微臣有一事不明,望陛下解臣之惑。”
话说的恭敬,却听得旁人直皱眉头。
御座上的刘辩自然也是认得这人,孔融嘛,也是他小本本上记着的。
大嘴巴,本事不咋地,引出刘皇叔的npc……
却没想到,这人还真是个直性子,想什么说什么,那句“自先帝大行”差点听的他笑出声,忍得异常辛苦。
敢这么当着儿子的面挖苦老皇帝,这孔文举也真不是一般人。
不过既然有人出来带头,刘辩自然也乐得这场大戏演下去,便黑着一张脸,挥手示意孔融把话讲完。
那边孔融也只是随口问问,他是御史,皇帝不让说,有些话也必须说!
“陛下,请问陛下!当夜宫中北郊究竟有何变故,就连皇帝身边兰台史官都不知、不具?如此行事,怎堪记功?微臣实在不明,是何等功绩能让破虏将军一夜之间位列三公?若真有此大功绩可立,孔文举便是肝脑涂地也愿试上一试!”
这话说的,就算脾气再好也能被他噎死。
孔文举,不愧三国第二杠精!
刘辩心里给他默默点了个赞。
只是心里高兴,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脸色越来越黑的董卓,作出一副犹犹豫豫的模样说道:
“董太尉平定西羌之乱,为国戍边几十年,劳苦功高……”
总之就是念念叨叨,闭口不谈那天夜里发生了什么。
皇帝越是不说,群臣越是怀疑,孔融的脸色也越发难看,盯视董卓的双眼中仿佛就要喷出火来。
估计自己再墨迹一会儿,这家伙真会暴跳如雷,当庭怒喷逆贼。
眼见火候到了,刘辩赶紧闭嘴,盯着董卓,不说话。
……
董卓心里的怨气是很重的。
哪怕皇帝又是封官许愿、又是答应这场戏演完就放他回西凉,他也不愿意陪小皇帝过家家。
可惜,他连说个不字的勇气都没有。
想到当日皇帝当着自己和大将军何进的面,说什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入第三人之耳”之类的话,董卓就觉得论起脸皮厚度,自己绝斗不过他刘家人。
论斗心眼,那就更不行。
手下大将消息全无也还好,董卓不信他们会被害。
弟弟、侄子明里升官官、暗里当做人质也无所谓,西凉人不惧这个。
三千精锐、一万虎贲被扣在军营里生死不知,也无所谓,只要他董卓能活着回到西凉,就有东山再起一天,不愁捞不回这些人。
可是当那小皇帝说起要接老娘、小孙女和一众家小来京中享受繁华时……
董卓觉得自己只能投降了。
面对捞鱼讲究一网打尽的小皇帝,董卓坚信自己再拒绝的话,后面肯定还有更狠的提议等着。
没办法,这个恶人,他董仲颖只能做一做了。
也不知道自己百年之后,这千古骂名到底洗不洗的清。
……
董卓本身面相还算良善,只是这些天来心情烦闷,总是黑着一张脸,如今看起来着实有些凶神恶煞。
那边小皇帝又不停地催促,让他更是恼怒,看向孔融时眼中都是杀气四溢。
这边地武将都是见过血的,一旦发作,那是绝对掩饰不住!
刚刚还都在看好戏的群臣顿时都是神情一肃,暗暗替孔融担心。
“孔融!你如此逼迫陛下,可知什么叫忤逆大罪么?”
董卓怒目圆瞪,大声呵斥,声音震的殿顶落下倏倏微尘,一下就盖过了孔融的声势。
“我西凉军世代戍边,父死子继,不知多少好男儿血洒疆场。如今陛下体恤,封董某做这个劳什子太尉,你却污言秽语泼我清白。来来来,本将军就与你论一论理!”
董卓说着,就要挽袖子,气的孔融胡子飘起老高。
“陛下,你看此人……”
“陛下!”孔融刚开口,就被董卓一声厉喝打断。
刘辩也被吓了一跳,整个人都一激灵,这下不是演的,是真被入戏颇深的董卓那大嗓门吓到了。
不过那边还没完,董卓打断孔融说话后立刻便是穷追猛打。
“此等宵小不敬先帝、诬告上官、朝堂忤逆失仪,该当严惩,以儆效尤。”
“这……”刘辩一脸犹豫。
“陛下,朝廷法纪,不可不遵,请陛下下旨!”
董卓本色演出,双眼瞪得犹如铜铃。
刘辩也是有些无语的,他想过会有出头鸟背这个锅,却没想会是孔融。
也罢,就让这个杠精先离开这朝廷几天吧。
想罢,犹豫片刻,便开声道:“既如此,便将孔卿外放为官如何?”
董卓闻言,面现犹豫,却又有一人排班而出。
“臣听闻北海国尚有黄巾余孽为乱,既如此,微臣举荐孔文举为北海国相。”
“好,就当如此!”
董卓看了一眼那中年文士,暗道小皇帝果然有安排。
“那便……准卿所奏……”
刘辩面上一脸为难,心里却有点小惊喜,疑惑这人是谁,真是善解人意。
眼见一任御史之任免居然如此随意,众臣看向那不可一世的董卓,心中都是一凛。
“这朝廷,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