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周易听完徐丹所说,大概想明白了朱元章的意图,心里面却是有些叛逆: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来自未来的考试震撼!
徐丹看着周易面色变得坚定,脸色凝重地暗示着周易:
朱元章已经年纪大了,马上就是新皇登基。
朱允炆很明显偏向于那些讲文言,讲辞藻的大儒。
致力于文辞的精美,而不去考虑学习的简便性和实用性。
是不会喜欢白话文这种文体的。
徐丹说得这些事情,周易也是赞同的。
其实,不只是朱允炆,甚至连造了侄子反的朱棣,坐上了皇位,也选择了相信“三杨”。
不仅在选官上讲求科举取士,文风也逐渐转向了华美艳丽。
和周易所倡导的简单、实用,不能说是差距较大,只能说是恰恰相反了。
这可能是历史的趋势吧!
周易心中虽然是清楚,但却并不想选择顺应趋势,而是存着改变时代的心。
周易听着徐丹的劝说,眼神转向了严肃,轻轻地摇了摇头,吟出了老杜的那首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两句诗,周易在当初国子监提倡白话文的时候,就曾经说过。
大意是你们这些反对白话文的人,死了、尸体都腐朽了,名字也没人记得;但江河依旧奔流,白话文的趋势,无人能挡。
老杜的句子里面,虽然是“江河”万古流,但虽是说的江河,也不只是江河。
在徐丹的理解里面,便是“白话文”流行的趋势。
可是徐丹不知道的是,和江河一同无限奔流的,还有周易本人。
徐丹虽然没有完全领悟周易的意图,但听着周易如此决绝,也没有再劝说什么。
而是和周易一同回想起来了当年在国子监读书时候的快乐时光。
徐丹叹了一口气,说没有周易教授他徐丹白话文,也不会有他徐丹的今天。
周易和徐丹畅谈了很久,等到徐丹告辞时,周易亲自将徐丹送出了门外。
周易看着徐丹远走的背影,有些感慨。
徐丹这次上门拜访,给周易解决了一个疑惑,却也带来了更大的疑惑。
徐丹今天,到底是从什么立场上和周易说这些话呢?
这个十多年前的学生,今后还会和他周易走在一条路上吗?
当然了,周易更期望,徐丹刚才说的一番话,是一个多年的学生,对先生的提醒。
而非是帮助朱允炆暗示性的传话。
倒也不是周易太过小心,而是徐丹的出现,太过巧合了一些。
在徐丹的立场上,周易和朱允炆搞好关系,总归是好的。
在大明的官场上,人人皆知,徐丹是周易的学生。
如果周易和朱允炆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关系不好,那徐丹的晋身之路,也就算走到头了。
不过,在徐丹的视角,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也是周易的一次机会。
和上次评价朱允炆使用《礼记,察言观色断桉一样,这次周易按照朱允炆的标准选拔人才,确实可能会得到朱元章的原谅,被留下来辅左朱允炆。
如果周易不能够“长生”,没有读过大明的史料。
也许会借着这次机会,和朱允炆走得更近些。
但周易毕竟知道,朱允炆即位后不久,就会施行倒行逆施的政策,把大明政权的基本盘,得罪了一个遍。
现在和朱允炆靠拢,那不是找死的行为吗?
有这个时间,不如和北方燕京的朱棣搞好关系。
周易向北方望去,似乎雄伟的燕京城,又出现在了周易的面前。
近些年,周易又在燕京城购买了很多地皮和田地。
周易知道,他花费的银子和宝钞,大半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朱棣的腰包里面。
朱棣倒也没有辜负周易的期望,把这些周易拿出来的银子,花费在了强化北伐军队战斗力上。
打造盔甲,武器,饲养马匹并且准备军粮。
这些年,朱棣联合着其他塞王,多次出关战斗。
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极好的。
燕王麾下的士兵,已经成了北方边境上数一数二的强兵悍将。
嗯,燕王麾下的士兵……周易挠了挠头。
其实,这些士兵,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燕王朱棣的士兵,而是朝廷的士兵。
燕王朱棣,只是拥有着这些士兵战时的指挥权罢了。
在没有皇帝、兵部的命令,这些将士,理论上是没有办法被朱棣调动的。
这也是朱元章最近,为了太孙朱允炆即位,所作出政策上的修改。
可是,战斗力和控制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中央对边境士兵的掌控力若是很强,那么边境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很弱;
如果中央对边境士兵的掌控力很弱,边境军队的战斗力偏向很强或者很弱的两个极端。
这是从秦朝以来,到大明朝,所有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某种意义上讲,维系中央和地方军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政治体制,而是从中央到地方,对大明朝这一大一统王朝的共同认同,这样一个脆弱的文化联系。
周易认为,这便是交通和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必然面临的问题。
甚至在交通和通信技术发达的未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加强中央对边境军队的控制,无非就是两点。
一点是文化上的保家卫国;
另一点就是技术上的紧密联系。
这两点,朱元章是一点也没有做到。
因此,注定这种对包括朱棣在内藩王的限制是失败的。
这些限制,只能说是限制藩王谋反。
但在朱棣掀桌子谋反之后,就无所谓阻碍。
周易叹了一口气,从北方的燕京城收回目光,看向南京城皇城的方向。
周易似乎看到金銮殿中,为了大明朝,朱家江山永世传递,殚精竭虑想办法的古稀老人朱元章。
这些年,朱元章为了朱允炆铺路,从杀蓝玉等功臣,到和文臣约定一系列事情,是真的对朱允炆的即位,抱着很大期望的。
可惜……
也不可惜……
毕竟,若是真能够让朱允炆这种政策施行,才会是真正的笑话呢!
443